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全球化背景下對中國青年就業問題思考

        全球化背景下對中國青年就業問題思考

        ——
        作者: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麗賓 時間:2007-04-29 來源:新華網 收藏
        在全球化過程中,各種主體為爭奪資源、利益和話語權,采取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手段,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競爭。作為勞動力市場的新加入者,在受全球化影響勞動力市場變數增多的情況下,青年就業的脆弱性不斷增強。

            全球化背景下對中國青年就業問題的思考

            基于中國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歷史影響,在向市場經濟轉軌和工業化的過程中,全球化對中國青年就業的影響極大。公共部門就業機會有限,傳統的低端優勢產業的就業機會越來越不足,青年人力資源開發問題嚴重,全球化導致生產技術、生產方式變化加快,青年素質難以適應,失業、就業不充分和勞動參與等問題進一步加重。

            正如世界各國一樣,中國為應對全球化對青年就業的影響,為青年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中國政府采取了諸多促進青年適應全球化趨勢的措施,但是,中國青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依然面臨很多深層次的挑戰,需要假以時日才能解決。

            1 中國青年就業面臨的挑戰

            觀念轉變的問題。雖然中國經濟已不可逆轉地加入全球化進程,但是,社會運行機制和社會觀念還未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政府、社會、青年及其家庭在面對全球化影響時還存在定位不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種青年群體上:一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學歷等于就業的觀念在政府、社會及青年本人中都根深蒂固,政府給予大學生很多優惠政策,但青年一味追求高收入、高待遇的優質崗位,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緊張。二是廣大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政府沒有特殊優惠政策,青年個體無能為力,解決中國青年就業問題因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市場機會的問題。青年就業受整個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運行機制的影響。由于公共部門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在就業保護和社會保護方面存在較大差距,這種不平等的制度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人為地限制了青年勞動力的就業機會。推而廣之,其他的勞動力市場分割和不平等也是限制青年就業機會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嚴重的是城鄉分割問題,城鄉之間在教育資源、公共設施、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導致農村青年在就業機會方面的巨大不平等。

            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全球化壓力問題。在國內經濟社會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青年就業的同時,全球化使青年就業問題進一步惡化。發達國家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以全球化為手段,通過操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達到調整國內經濟的目的,甚至不惜采取政治手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了全球統一市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不平等或市場分割從全球范圍內限制了發展中國家青年的就業機會,解決青年就業問題因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2 應對全球化影響的對策建議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青年問題將日益凸顯,成為最重要的社會問題之一。針對中國青年就業的現狀及面臨的挑戰,提出以下建議。

            加強國際交流,促進青年就業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的和諧發展是解決一國青年就業問題的前提。為迎接全球化的挑戰,促進青年就業的公共政策必須是全球化的和全國性的。

            事實上,早在聯合國千年會議的《千年宣言》中,就明確提出“制定并實施各種戰略,讓世界各地青年人有機會找到從事生產的正當工作”,提出了解決全球青年就業的新政治承諾及各國政府和全球性組織就此結成的新型伙伴關系,將有關青年男女的公共政策納入整個就業政策,將充分就業作為全球性經濟社會戰略及國家政策的首要目標。此后又建立了聯合國青年就業政策網,就解決青年就業這一挑戰的最佳方案提供看法和經驗。

            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應加強國際交流,在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合作中、在雙邊和多邊事務中加強關于全球化的社會影響方面的交流,促使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審查、重新考慮并調整舊政策,實施新政策,以實現惠及所有人的社會發展,保證全球經濟、社會及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在推動促進青年就業的全球化政策中,應特別加強對發展中國家青年的知識、技術的傳播和培養。

          統籌青年的教育培訓與就業

            改革公共教育制度,加強與勞動力市場就業的聯系。應重新審查、思考和調整教育、職業培訓和勞動力市場政策,為各類青年從學校向工作順利過渡創造條件,為青年人日后的工作生涯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要將勞動力市場的服務與支持反向延伸,應該從小學開始就貫徹切實有效的職業教育和引導,給予明確的職業導向;基礎教育作為傳授知識、培養獲取知識能力的方式,不應全部以培養科研人員的方式培養學生開展科研所需的知識和能力,而應具備職業導向功能。

            為青年提供高質量的公共信息服務。青年是最善于學習、最善于吸收新鮮事物的群體。對于青年整體而言,最大的幫助不是給他們崗位、給予資金扶持等具體的措施,而是提供給他們分享知識、分享信息的機會。因為,崗位、資金等只能提供給有限的人,而信息、知識卻可以無限傳播、分享和創造價值。因此,建立包括就業、培訓等各種信息在內的、青年能夠分享的公共信息系統是幫助青年的最有效的方式。現有的勞動力市場網絡、其他機構的就業服務網絡、互聯網、電視、報紙等已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還需要提高認識、加強力度,更加人性化,核心是真正從青年的需求出發。

            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培訓體系和培訓機制。目前,我國存在嚴重的對青年勞動力“只使用、不培養”的問題。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青年培訓作為一項公共事業被給予的關注還不夠,缺乏一個負責統籌青年培訓的部門,缺乏有效的機制保證,這種局面必須盡快扭轉,為此,需要在加強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制定扎實可行的培訓規劃。加大青年培訓的公共投入力度,規劃和使用好青年實訓基地等公共培訓設施,繼續推廣青年見習計劃等有效的培訓方式。

            鑒于大部分就業青年的勞動時間長、勞動收入低,較難找出時間、較難有財力自我培訓,建議出臺類似“培訓券”的政策,或者對雇主給予培訓補貼的政策,使青年培訓落到實處,通過強制手段強化企業的培訓責任。

            鑒于大部分青年都從事簡單技能的體力型勞動,應將技能提升型培訓常規化、制度化。對于勞動力需求量大的行業,如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應加大青年培訓人數,同時,提高培訓層次,以保證可持續發展;對于就業基數大、有一定需求的傳統行業,應著重提高培訓層次。

            加強對非正規就業青年的保護。鑒于我國目前的勞動力市場需求以及青年總體的素質狀況,大多數青年從學校向工作的過渡將經歷比較長時間的非正規就業,非正規就業的經歷對青年是有益的。由于青年缺乏社會經驗,對自身的職業生涯也缺乏清晰的認識,在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時,通過一段非正規的就業經歷,獲得對勞動力市場的切身體驗,重新認識自己,對發展和努力的方向作出調整,對成功過渡到正規就業很有益處。但是,由于對非正規勞動力市場的管制不嚴,青年的就業狀況很不理想,工作不穩定、工作時間長、勞動收入低且不穩定、勞動保護少,如果任由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將會延長青年向正規就業的過渡時間,甚至永遠停留在過渡階段。為此,必須對非正規就業青年加以保護。

            創造有利于青年創業的社會氛圍,改善青年的創業環境。青年創業的意義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青年的創業意識不斷增強,創業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對創業的扶持力度也不斷加大。

            建立有利于創業的機制要從青年創業的實際情況出發。目前,許多青年是自主性創業,他們有自發的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遇到的主要是業務開拓方面的問題,包括技術開發、產品開發、信息獲取以及市場開拓等。為此,應建立創業扶持中心,為創業青年提供經常性的信息、技術、市場等方面的服務,而不僅僅是扶持青年創業項目的啟動或小企業的孵化。這不是個別創業專家團的幾次服務就能解決的,需要加以制度化和常規化。

            對于被動型創業青年,則需要像扶持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那樣給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因為他們往往創業能力相對不足。如給予稅費減免、提供場地、給予社保補貼等。此外,應形成全社會扶持青年創業的氛圍。在倡導工商界積極參與支持的同時,政府也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如,在政府采購中優先考慮購買創業青年的產品或服務等。另外,應將小額信貸政策向廣大創業青年推廣,并更好地貫徹執行。

            此外,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勞動力市場機制作用的進一步發揮,為促進青年就業創造制度條件。實行就業援助政策,促進失業人員和有就業愿望的非經濟活動青年就業,制定以困難家庭為目標的政策,為女青年提供針對性服務,為農村青年提供專門服務,大力發展勞務派遣,更有效地促進青年從學校向勞動力市場的過渡,自上而下地真正發揮青年組織的作用,都是解決青年就業問題的重要舉措。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關鍵詞: 畢業 求職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闻| 宣城市| 宜川县| 建昌县| 醴陵市| 敦煌市| 崇义县| 澄迈县| 白水县| 揭西县| 马山县| 凤凰县| 青岛市| 泰安市| 乌兰察布市| 曲松县| 保靖县| 宁波市| 安岳县| 内黄县| 密云县| 德钦县| 卢湾区| 全州县| 曲麻莱县| 阳谷县| 香格里拉县| 德钦县| 黑龙江省| 茂名市| 平远县| 屏边| 莆田市| 龙口市| 建宁县| 镇江市| 政和县| 固安县| 贵南县| 花莲县|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