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0年規劃 建設7大電子信息業制造基地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下一代網絡技術、高性能移動通信終端、大容量高密度波分復用、Ipv6技術、無線寬帶接入、800MHz數字集群、無線網、光通信、通信集成電路與核心模塊、智能網絡設備、路由與交換設備、GSM和CDMA移動通信產品、無線市話設備、固定寬帶接入產品、電話機、傳真機、光傳輸系統、程控交換接入產品;高端防火墻、入侵檢測、大規模網絡化IDS技術等通信設備制造業信息安全產品和技術將成為今后10年廣東在電子信息方面重點發展的產品和技術;另外,電子計算機制造業、軟件行業、電子元件制造業、電子器件制造業和家用視聽設備制造業也是包括在點發展的產品和技術內。
廣東省將加快培育產業集群,建設7大制造基地:
全球電子計算機制造基地
以東莞、深圳、廣州和惠州為中心,建設電子計算機制造基地。加強自有品牌建設,扶持自有品牌機制造企業,重點發展筆記本電腦、新型顯示器、激光打印機等高附加值整機產品。廣東將鼓勵整機龍頭企業與跨國企業積極開展建立在品牌和渠道基礎之上的國際合作,將以臺式計算機為主的產品結構逐漸向以筆記本電腦為主的產品結構轉型。
到2010年,廣東省電子計算機制造業總產值達到8300億元,進入全球先進行列,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產品結構合理、擁有完整產業鏈和物流、信息流配套系統的最具競爭力的全球計算機制造基地之一。
全球通信設備制造基地
以深圳、廣州為中心,建設通信設備制造基地,重點扶持華為、中興等企業,在繼續保持現有程控交換與接入、光網絡等優勢產品的同時,大力發展下一代網絡技術和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及其產品。集聚一批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配套企業,增強通信專用電路、模塊的研發設計能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從芯片到整機,從終端到系統的完整的產業鏈。規劃提出到2010年廣東通信設備制造工業總產值達4300億元。
全球家用視聽設備制造基地
以廣州、深圳、東莞、惠州和中山為中心,建設家用視聽設備制造基地,廣州、深圳作為新型數字視聽產品與技術的研發中心,東莞繼續做大家用視聽設備的加工制造,惠州重點生產新型數字視聽產品,中山重點做強音響產品的研發和制造。到2010年,全省家用視聽設備制造業銷售收入達到3500億元。形成10家左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和國際著名品牌,成為數字電視、刻錄式DVD、數字音響、數字攝錄一體機、數碼相機等產品全球主要的制造基地。
全球電子元器件制造基地
廣州、深圳、珠海、東莞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佛山、肇慶、汕頭等地各有側重發展分立器件。依托我省封裝業已經初具規模的行業優勢,以新型封裝技術為突破口,促進產業鏈體系的重要環節建設。建設汕頭光盤生產基地。
軟件產業基地
重點建設廣州、珠海、深圳三大軟件園區。廣州大力發展應用軟件、電子政務軟件和信息服務;深圳發揮大企業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嵌入式軟件和應用軟件研發;珠海提高軟件的專業化和規模化水平,在醫療系統、多媒體軟件、游戲軟件以及教育軟件等領域突破部分核心技術,建立軟件培訓基地。支持汕頭市發展軟件產業。以廣州、深圳、珠海為中心的建設集成電路公共設計基地、區域性軟件研究開發和培育基地。
汽車電子新興制造基地
充分發揮我省汽車產業的優勢,緊緊抓住世界汽車工業大國逐步向外轉移關鍵零部件以及汽車電子產品制造的機遇,發展汽車電子產業,重點發展汽車燃油噴射電控裝置、節油環保型電子點火裝置、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車載多媒體信息系統等產品,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發展目標:2005年和2010年汽車電子產品銷售收入分別達到200億元和600億元。
娛樂玩具電子新興制造基地
發揮我省作為世界最大的電子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的優勢,推動傳統玩具生產向新型電子玩具生產的轉變。大力發展智能玩具、電子游戲、激光玩具等新型電子娛樂玩具中所需的電子產品,形成大規模制造能力。發展目標:2005年和2010年娛樂玩具電子產品銷售收入分別超過100億元和300億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