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兩會后電信產業熱點
——
周光斌(著名電信專家):
當前已經召開的人大十屆五次會議的主題詞是和諧、民生與創新。這些主題詞代表了民意。2007年,我國的通信業也應該圍繞和突出民意搞發展。具體來說,就是要認認真真地做好3G通信、市場結構、電信資費、三網融合這幾篇大文章。
一、讓3G成為現實
從2000到現在,3G在我國嚷嚷好幾年了。2007年,3G將水落石出,TD-SCDMA應該有個明確說法,盼望很久的3G的發牌不應當再是霧里探花。
TD-SCDMA是我國自主研發的3G標準,國人支持在情理之中。但TD-SCDMA不是排他的,信息產業部多次表示,運營商可以自己選擇3G標準。事實上,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對TD-SCDMA以外的標準,有自己的打算。可見,未來中國3G市場上,不可能TD-SCDMA一支獨秀,這也是和諧發展的體現。
信產部王旭東部長前不久說,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發展3G的條件已基本成熟。已基本成熟,不等于已經成熟。我認為,我國發放3G的實際時機會比現在猜測的許多版本要晚,但我國政府這個承諾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3G服務一定會兌現。
一切以試驗成敗論英雄,我國電信業已經進入3G最后沖刺階段。TD-SCDMA標準事關重大,我國政府和企業一定要盡最大努力,使TD-SCDMA獲得成功。可以說,TD-SCDMA標準的成熟之日,就是我國3G發牌之時。
二、調整市場結構
實際上,調整電信市場結構比上3G還要困難。上次的市場調整和重組基本上套用美國的模式:由政府出面,對企業的經營業務范圍和地域進行指配和劃分。幾年時間過去了,原來的設想沒有變成現實。事實證明,這種傳統的拆分辦法已經行不通了。就是在美國,老辦法很不成功,如今已經被放棄。
我國現在的電信業務收入嚴重失衡,是上次市場結構調整的后果,責任不在企業。2007年的市場調整和重組需要新思路、新招數、新突破——這就叫創新。
調整市場結構,不是平分市場資源。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地區,運營商總是有大有小,有強有弱,不論美國、歐盟,還是其他國家,莫不如此。問題在于,不能讓大企業“一家獨大”,不能形成新的壟斷局面。一個比較好的電信市場結構,不論運營商數量多與少,不論運營商的大與小,前提和歸宿必須是有利于市場公平競爭,有利于消費者。
三、改革資費政策
我國電信業之所以如此快速地持續發展,得益于政府的財政、稅收和外匯政策,得益于各地政府的支持,得益于城鄉老百姓的出工出力。現在是電信企業回報社會、讓利于民、還利于民的反哺期。電信資費與民生息息相關,最有來頭,最有盼頭。
(1)實實在在降價
目前的資費套餐太過五花八門,以致用戶在選擇時感到眼花繚亂和無所適從,“看不懂”、“算不清”。用戶在享受套餐服務的同時,也擔心被復雜的資費套餐“套”進去。這不僅僅是一種擔心,而是有事實依據的。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查處價格違法案件情況顯示,2006年全國查處通信價格違法案件同比上升65.59%,“通信運營商提供套餐、短信、手機上網等服務存在一定價格欺詐行為”,這對我國電信運營商的各種套餐服務是一個警示。2007年3.15已經過去了,運營商的套餐服務受到了市場的“拷問”。因此,用戶希望資費套餐簡單明了,更希望電信企業實實在在降價:降低長途通話費,降低移動漫游費。這樣,更多的低收入者才能用得起電話,現代通信手段也能為他們謀福祉。
(2)真正單向收費
在將近20年時間里,手機單向收費成為電信資費最敏感的一個話題,主管部門一直不敢碰。尤其是最近幾年,每年的人大會議上,都有代表呼吁解禁雙向收費。從消費者方面考慮,誰消費,誰買單,符合我國人們的消費習慣。
2007年,移動通信單向收費時機已經成熟。最近,相關政府部門鼓勵移動運營商實施手機單向收費,甚至要求移動公司再提出資費方案,不是單向收費者不予批準。可見,政府主管部門決心實施移動單向收費政策,希望2007年成為我國實現手機單向收費元年。
四、三網融合重在行動
從我國文化理解,融合也有和諧的含意;三網融合,也有三網和諧發展的意思。三網融合不是一個新話題。早在“十五”規劃期間,政府就提出來了。但時間過去好幾年了,雷聲大,雨點小,這是一個在2007年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對于政府的戰略規劃,不能停留在文字上,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
我國三網融合中的問題,不在企業,不在運營商,也不在市場本身,而在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或監管機構。3月7日,胡錦濤主席在政協分組討論會上指出,和諧社會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三網融合涉及多行業,多部門的利益和權力,只有相關行業和部門以大局為重,做出一些局部和暫時的讓步,才能共建三網融合的新天地,才能共享三網融合的新成果。在新的一年,三網融合再不能光講不練,生產關系不能再阻礙生產力發展。
朱金周(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
包含傳統電信業在內的信息服務業,作為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舊的熱點消失,新的熱點不斷出現,但是,電信業發展中的一些傳統熱點仍將會繼續存在。2007年,三網融合、3G、產業重組等熱點將會繼續向前發展。
三網融合:三網融合是信息社會的主旋律。三網融合作為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推進信息化戰略的必然選擇已成為客觀現實。三網融合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美國、歐盟及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已從國家信息化的戰略高度出發,在體制調整及立法方面走在前面。相比而言,我國由于管理體制及政策等制約因素,三網融合進展緩慢。
3G:3G將從爭論中走向現實。TD-SCDMA肩負著我國國家創新的重要使命,在國家財政、金融等措施強力支持之下,包括終端在內的產業鏈逐步成熟,我國TD-SCDMA終于走向市場。從某種意義上講,3G是三網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3G不能僅僅局限于語音服務,更需要殺手級應用。TD-SCDMA是否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國家戰略目標,借鑒WCDMA和CDMA2000等相對成熟的業務運營經驗和內容模式并持續創新非常重要。
重組:產業重組一直是近幾年的焦點問題。電信業并購重組是第五次并購浪潮的熱點領域。雖然經過兩次重組,但是,由于技術變遷、消費者需求選擇、市場競爭等因素,我國電信市場結構失衡現象越來越嚴重。重組既可以解決市場失衡,也可以提升產業競爭力,但二者作為重組目標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在開放環境下,市場競爭范圍越來越廣,產業重組需要在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上,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最終目標。
2007年,隨著政府職能不斷轉變,電信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新技術、新業務不斷涌現,增值業務占總收入比重不斷提高,產業轉型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我國電信業將會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
繹明宇(賽迪顧問電信咨詢總監):
舊的熱點問題今年仍會繼續,新的熱點也會出現,我認為今年通信產業關注的焦點問題應該是以下四點:
3G:今年最熱的焦點問題依舊是3G。可以說,3G已經近在咫尺,現在圍繞3G的產業鏈上廠商,如芯片商、設備商、以及終端商等等都應做好準備,不僅要做好如何保護知識產權的準備,更要做好如何推廣市場,占有市場的準備。
重組:按照國資委發出的今年將提速電信業重組的信號,我認為今年重組將是僅次于3G的又一大焦點問題。事實上,在去年就很有可能進行重組,不過,當時認為3G會很快發放,造成了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重組,因此,電信業重組一事也就由于3G問題被耽擱了。但是,今年則不一樣,首先是國資委放出的提速重組信號,其次是3G牌照可能往后發放的信號,兩個因素的結合極大可能地推動了電信業的重組。
融合:NGN下一代互聯網 和FMC固定與移動融合 是今年的亮點所在。盡管業界對于基于IMSIP多媒體子系統 的FMC演進策略仍然處于探索階段,但是從通信業發展來看,基于IMS的NGN技術仍有不可阻擋之勢。這方面固網運營商表現的尤為明顯,由于面對移動業務的分流非常嚴重,他們需要通過NGN來達到轉型的目的,因此,融合將會在今年大大前進。
無線網絡:隨著3G時代的到來,可以預計,移動信息化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深化,特別是各類移動增值應用,如短信、彩信、USSD、移動支付、移動定位等,將在行業信息化建設中得到更加深入的組合應用,使移動信息化成為未來企業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這種發展也帶來了對大流量寬帶需求的問題。因此,如何升級無線網絡為這些新趨勢提供保障,成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