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基礎研究為創新提供源動力

        基礎研究為創新提供源動力

        ——
        作者: 時間:2007-04-05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和北京大學原校長,陳佳洱委員多年來一直大力呼吁要加強基礎科學研究。他說有一次溫家寶總理在接見他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一直沒有忘記基礎科學研究”。

        之所以要重視基礎科學研究。陳佳洱從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性質與關系分析說,基礎研究是認識世界客觀規律,而技術創新則是運用獲得的知識能動地改造世界,解決現實需求。基礎研究就是要求真求知認識世界,而技術創新則是為了應用,改造世界。

        陳佳洱說,從歷史上看,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是互動發展的。所有的重大技術創新若無基礎研究的支撐則難以實現。他說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迅速,單是微電子領域,研究就已經深入到對微米、納米技術和規律的研究。改造世界的前提是認識世界,我們對世界的改造要靠技術創新去實現。

        他說,基礎研究是技術創新的突破口。要加快技術創新體系發展,一定要加強基礎知識的儲備,不斷積累新的核心技術。電子信息產業要獲得持續不斷的發展,一定要有新的東西不斷補充進來,一定要加強基礎研究,通過基礎研究為技術創新提供動力。很多的重大技術創新都是在基礎研究獲得突破的基礎上取得的。

        陳佳洱說,基礎研究是技術創新的源泉和先導,基礎科學是高新技術的先導和源泉。2006年,自然科學基金的財政支持增加30%多,達到54億元。現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下設有六個分部,分別是數學物理科學部、生命科學部、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信息科學部等六大方面,若干個學科。

        在自然科學基金委所設的六個學部中,其中IPv6示范網就屬于信息學部的項目之一。說到基礎研究如何與技術創新結合,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陳佳洱說,基礎研究要為下一代微電子材料等前瞻性產業發展儲備人才和知識。

        陳佳洱說,中國的基礎研究要落后于西方兩百年左右。在四五百年前,中國的科技居于世界前列。太過學以致用的實用主義思想使得人們漠視對于基礎研究的積累。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是一種“和”文化,即以和諧、兼容并蓄為特征的文化,我們在創新上也要在核心技術上堅持自主創新,同時吸收其他創新成果,推動產業發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民勤县| 建昌县| 龙口市| 台州市| 独山县| 新泰市| 盖州市| 长阳| 鄂尔多斯市| 和田市| 康保县| 明溪县| 勃利县| 山西省| 西乌珠穆沁旗| 肇州县| 乐平市| 根河市| 柳江县| 泰州市| 行唐县| 叙永县| 泸州市| 湘阴县| 盖州市| 河池市| 沁源县| 会东县| 宁城县| 成都市| 永安市| 新密市| 日土县| 清水河县| 石首市| 岑巩县| 孝义市| 瑞安市| 怀宁县|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