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創新體系須進一步完善
——
核心技術受制導致大而不強
周寰表示,近年來,信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在產業增速、結構調整、技術升級和產品更新速度上都保持了快速發展。但信息產業在大好的發展態勢下依然面臨著問題。周寰表示:“首屈一指的問題是大而不強,表現在電子信息產業對國外的依存度太高。”
據介紹,當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基本掌握在國外集團手里,專利的80%~90%來自國外,重大裝備、關鍵元器件、大型精密設備、主流軟件操作系統均依賴進口。“比如,個人電腦CPU和數模轉換器,一旦離開外國,我們大規模的電子制造業就要垮臺;再比如手機,核心模塊100%是進口。這是很多行業都面臨的問題。”周寰說。
周寰以TD-SCDMA為例,闡述了自主創新的現實意義:“第三代移動通信TD-SCDMA被國際接納,這是中國百年電信史上零的突破,是電信業由跟蹤到創新的質的轉變。”
周寰表示,高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就是標準,標準背后是大量的專利支撐。誰掌握了標準,也就掌握了行業發展的主動權,否則,只能跟著別人的標準,使用別人的專利,向別人交錢,永遠處在跟隨地位。TD-SCDMA的出現使世界上有了三個標準,也使我國信息產業有了主動權。
“TD-SCDMA的核心技術包括計算公式都是中國的,是建立在中國技術基礎之上的。”周寰自豪地說,“運營商要積極采用,才能使我們國家的3G得到盡快發展。下一步,要下大力氣使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
官產學研用結合的創新體系
“產學研結合”曾經是推動自主創新的有效舉措,但周寰表示,應在“產學研”兩端分別加入兩個部分,即“官產學研用”結合,一方是政府,一方是應用單位,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創新體系,利用龐大的市場資源,為自主創新產品搭建應用平臺,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信息產業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進而實現信息產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國家提出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這一觀點得到了周寰的贊同。但他也對科研院所轉制之后能否形成適應市場競爭的機制表示擔憂,“像我們要想在重大技術創新上影響經濟發展,不以政府為主導,沒有應用的配合,是不行的。”
“國家經過50年甚至更多時間精心培育成長起來的一大批國家級科研院所,現在一下子被轉制成企業,難免會不適應。”周寰表示,國務院部門所屬的技術開發類科研機構共376個院所進行企業化轉制,與其他企業一起,參與市場競爭,從改革的意義上講,這應該算是成功的,但同時也要注意解決一些切實問題。首先,轉制后的科研院所與下游企業之間的競爭問題,可能會“在技術上不合作”。另外,創新體系中關于應用技術的基礎研究有可能出現缺位。
周寰擔心“應用技術的基礎研究”這一層會出現斷層。
“過去,國家給科研院所劃撥資金用于各行業共性技術的研究,研究成果直接為行業發展服務,科研院所責無旁貸;而現在,作為企業,它們只對自己直接有關的創新感興趣,關注怎樣把產品銷售出去,收回資金用于再發展。”因此,周寰表示,“如果只講產學研結合,以企業為主體,而不談政府的主導作用,其實是放棄政府的責任。更何況,那些涉及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創新也不是一般企業所能承擔的。”
針對創新體系中面臨的問題,周寰強調,應建立“官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由國家在各行業選擇30至50個非常有基礎的轉制型科研院所,作為國家今后科技創新的基地,加以扶持。”他建議要把科技與經濟相結合,大大提高這些轉制科研院所的市場意識、經濟意識,加強危機感、緊迫感,提高它們的持續發展能力,讓它們繼續作為龍頭,承擔共性技術和涉及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技術開發任務引導行業的發展。
“美國能夠動用幾十億美元,糾集幾十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列舉48個專題,對下一代超高速網絡進行研究。我國要進行類似的研究,也需要聘請一些多年從事相關研究的專家,同時還要投入巨資,這不是一般的企業所能承擔的。”周寰說,“就拿電信科學研究院潛心10年研究出來的中國自己的3G標準來說,如果沒有黨中央的正確方針指導,估計中國3G早就被來自跨國集團的壓力壓垮了。”
加強運營與制造業互動
據了解,目前,TD-SCDMA在系統設備、基站、終端產品及核心元器件及軟件等方面已初步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我國已在10個城市建立了TD-SCDMA試驗網,為網絡商用做充分的準備。TD-SCDMA有望使我國移動運營業徹底擺脫對國外技術和產品路徑的依賴。
周寰表示,在第一代模擬移動通信時期,至少2500億元收入流進國外公司的腰包;在第二代數字移動通信階段,近5000億元市場流向國外公司。而TD-SCDMA的出現,將有望使中國通信業在3G時代翻身。然而,TD-SCDMA想要發展,形成氣候,不僅要有產品的支撐,還必須有用戶的支持和應用,而且后者更為重要。因此,在推進應用方面,需要加強電信運營業和制造業的互動。
周寰建議,應該從國家規劃的層面加強對行業發展薄弱環節的規劃指導,制定有利于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發展的政策,比如,推進政府采購,鼓勵運營商采用國產設備等。他說:“以前,我們的研發、制造、使用曾經存在脫節的問題,成立信息產業部之后,這種現象有了根本的好轉。”
同時,周寰也表示,要鼓勵自主創新,還需要改革和完善現有的考評機制,采用新的激勵政策和人才培養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官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