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業界動態 > 全球12英寸芯片生產線穩步推進

        全球12英寸芯片生產線穩步推進

        ——
        作者:莫大康 時間:2007-04-04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推動全球半導體工業不斷進步的兩個輪子,一個是特征尺寸不斷縮小,另一個是硅片直徑不斷增大,目前全球正穩步發展。

          特征尺寸縮小硅片尺寸增大

          在正常情況下總是將縮小特征尺寸放在首位,因為除了光刻工藝變更外,其余的相對變化不大,從成本結構上花費最小。例如,DRAM生產中,由90納米縮減至70納米時,同樣條件下成本可節省40%。

          增大硅片直徑是個大動作。由于設備的變更,需要更大的投資。簡單地分析,由8英寸硅片擴大至時,面積增加2.25倍,但相應的設備加管理成本支出僅增加30%左右。因此,硅片直徑趨大是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每一種尺寸的硅片都有其相應的壽命,總的趨勢是小尺寸硅片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全球硅片尺寸的過渡有一張參考表。通常每一種硅片尺寸的生存周期約20年。如4英寸硅片進入年代是1986年,至今已有20年歷史,意味著用4英寸硅片來生產集成電路,從經濟上已不合算。但是如果用來生產化合物器件,或者元件可能還存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因此,一切依經濟及市場來考量,不可能機械地來看待硅片尺寸的趨勢。

          硅片產能急速提升

          據SICAS全球硅片產能統計的最新資料顯示,2004年第四季度,全球12英寸硅片占總產能的11.1%,2005年第四季度已升至17.6%,到2006年第三季度再次爬高至26.4%,由此可見,12英寸硅片已漸入主流地位。業界預計,至2009年,在DRAM業中8英寸硅片的產出將進入最低點。

          DRAM的特性決定了其采用12英寸硅片的比例會走在前列。這是由存儲器產業品種少、產量大、標準化、高度規模經濟及價格競爭激烈的特征決定的。從存儲器的歷史進程看,6英寸晶園廠世代時日本取代美國,8英寸晶園廠世代時韓國又取代日本,預測DRAM產業進人12英寸晶園廠世代交替過程將在2009年進入尾聲,即至2009年時全球12英寸硅片己占絕對優勢,那時有一種可能是我國臺灣地區將取代韓國。

          全球DRAM業在2000年時,由于PC的換機高潮,曾創造輝煌。接下來連續下跌數年,至2004年DRAM業又開始換成笑臉。業界加大DRAM業投入,產能逐漸發酵,眾多12英寸芯片線進人主航道。

          據有關資料報道,至2008年底時,全球12英寸芯片線將有85條左右,其中DRAM占36條,約占41%。而那時我國臺灣DRAM業量產的12英寸廠將達到14座,占全球DRAM的38%。可見我國臺灣地區半導體業在全球12英寸中占首位,達1/4強。

          中國12英寸生產線不可缺失

          中國半導體業有其“中國特色”,不能沒有產業鏈的高端領域,所以12英寸在中國是不可缺失的,否則從國家安全角度以及生存競爭都會有一定問題。目前基本上有3類型式,國外獨資,如無錫海力土與意法的合資廠,生產存儲器。另一類,盡管也是外資,但其中有不少國有資產及銀行貸款,如中芯國際。第3種以國有資本為主體,如華虹等。現在能真正運行起來的僅是海力士及中芯國際兩家,情況大不相同,要分別對待。

          海力士與意法合資廠,與其他國際大廠沒有不同,僅是地點設在中國,部分產品就地供應,省去部分關稅及增值稅收,其技術及訂單主要來自母公司。眼前看得到的利益是能夠迅速地擴大地方的GDP及帶動相應配套的產業鏈,并雇傭大量的中國員工。現階段,這類12英寸芯片生產線,在中國也是必不可少。

          另一類,如中芯國際,目前已有北京一條12英寸生產線,月產能力2.1萬片,主要生產如奇夢達及爾必達的90納米存儲器及少量邏輯產品。還有一條在上海,叫fab8。目前正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今年底也能有近萬片的產能。與中芯國際進行技術合作的武漢12英寸生產線,目前正進行潔凈廠房建設,據悉進度有可能提前,2008年初也能產出硅片。

          因此,無論如何中芯國際的12英寸生產線,布局從北京、上海至武漢,地域上橫跨上千公里,其雄心及態勢讓業界刮目相看。

          國際上有小部分人總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中芯國際的每一步進展,它的成功要比別人多花幾倍精力。技術上的封鎖與控制,導致中芯國際進口先進設備要申請出口許可證,在先進工藝技術上要靠自己力量來克服一個個技術難關,有時會延誤時機。

          分析來看,在中國運行12英寸生產線最大的問題是市場在哪里?這是一個復雜問題。從表面看,盡管中芯國際也能與國際大廠,如奇夢達及爾必達等進行技術合作生產存儲器以及從Broadcom接受訂單。但是仔細分析,奇夢達與爾必達一方面將90納米技術給中芯國際,而另一手將更先進的技術及更大的訂單給予力晶和南亞,總是保持一定的技術差距。從全球DRAM的策略聯盟統計中,可以清楚反映此論點。

          另外,國際上頂級fabless大廠,其訂單大多流入臺積電及聯電,甚至三星、富士通等手中。它們考量的是長期合作伙伴關系,也即未來65納米、45納米等產品的代工可能性,其中價格并不是決定因素。所以,能流人中芯國際的訂單也是少量,僅作為一個籌碼,來防止臺積電等翹尾巴。

          所以,12英寸生產線在中國,目前最困難的是市場。要想依靠國內市場來解決,還需很長時間。在此情況下,目前可能的選擇方案是做存儲器及閃存。中芯國際從2004年開始就動手與奇夢達及爾必達合作,肯定是個正確選擇。正如張汝京先生說,在存儲器方面由于動手早,與對手的差距相對小。加之近年來全球存儲器業紅火,是一個良好的契機。

          據報道,中芯與以色列賽凡合作的8GbNAND產品,預期2008年能上市。產品基于每存儲單元四位的QuadNROM技術。雙方合作已公布第一款2Gb的NAND樣品,每存儲單元兩位的NROM技術,2006年底實現批量生產。賽凡同時授權包括奇夢達、旺宏電子、NEC、索尼、飛索及Tower等。中芯國際已在上海制出2Gb閃存樣品,并自行研發4Gb及8Gb的閃存產品,都是極好的消息。

          眾所周知,全球存儲器業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歷史上已經幾起幾落。越是動蕩的產業,越是蘊藏著巨大商機,關鍵看由誰領軍及如何來運行。存儲器業的關鍵在于管理及成本,這是中芯國際的強項,有一定優勢。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天柱县| 稷山县| 纳雍县| 马关县| 凤台县| 黄平县| 桦川县| 邛崃市| 嘉峪关市| 漳浦县| 收藏| 怀宁县| 新乡县| 合江县| 晋宁县| 元朗区| 股票| 平凉市| 仙桃市| 拉孜县| 平远县| 翁源县| 如皋市| 体育| 陆良县| 长汀县| 平乡县| 班玛县| 靖江市| 花莲市| 南丰县| 博乐市| 柘荣县| 黎平县| 紫云| 河津市| 上林县| 临泽县| 旬阳县| 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