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招聘會不少企業用人看本事
3月25日,在武漢科技會展中心,來自全國的專、本、碩、博四個層次的1.5萬名高校畢業生為爭進287家用人單位,進行了湖北省今春最大規模的職場博弈。此次招聘會共提供就業崗位9500個,涉及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醫院、政府機關等多個行業。
本科生、研究生底氣不足
記者隨機采訪了現場數十名應聘者,發現本科生的薪金期望值普遍在1200-2000元/月之間,而碩士生最低則在2000元/月。而這一標準,幾乎和去年同類招聘會上本科生的求職期望值一樣。
小林是湖北經濟學院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他給自己定的求職目標是“保證月收入在1200元左右”。“這樣的月薪對你一個本科生來說會不會有點低?”面對記者的提問,他指了指周圍擁擠的“求職大軍”苦笑著說:“那還要看人家愿不愿要我,我不會因為想多掙錢,而讓自己待業的。”
在現場,記者發現與小林有相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數。華中科大生物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小金說:“現在就業壓力很大,我更不敢有更高要求,能找到工作就行”。
專科生自信能“背水一戰”
在某企業的攤位前,來自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小唐已是第六次被拒。他告訴記者,3月25日上午,他共應聘了近十家企業,但絕大多數都以“只招本科生和研究生”為由拒絕接收他的簡歷。
“我參加了很多招聘會,都因為自己是大專學歷而至今仍沒找到工作。”但他表示,還是有不少用人單位更看重人才的潛力和技能,況且他對崗位收入幾乎沒有要求,因此對自己還很有信心。他堅定地說:“這也是沒辦法,我不試一下就一點機會都沒有啊。”
本、碩畢業生不愿跨學歷就業
在招聘現場,大多數招聘人員都表示:“如果有優秀的本科生想應聘研究生的職位,肯定會考慮”,但上午幾個小時內,他們都未遇到過本科或碩士生做跨學歷應聘的嘗試。
湖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生小劉說:“我肯定不會跨學歷就業,一是因為我能力肯定不及博士生,二是我的擇業觀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地大本科畢業生小李說:“現在很多單位都把崗位學歷要求和編制掛鉤,跨學歷應聘即使成功,將來解決不了編制還是得吃苦頭。”
企業開始按能力付薪水
記者現場發現,武漢盛帆電子有限公司的攤位前掛著“高薪聘用營銷精英”的招牌,不少畢業生望牌而來。可記者仔細閱讀了該公司的招聘啟事后,卻發現其中沒有一句涉及薪金。對此,該公司的人事處經理夏吉安告訴記者,“我們所說的高薪并不是一個定價,而是根據面試者的實際能力‘面議’,并以高于業內標準的方式確定月薪,至于究竟能拿多少錢,就要看他有多大能力了。”
據了解,這種“工資面議”的現象在當前高校招聘會上十分普遍,根據各人能力和經驗的不同,哪怕是競選了同一個崗位,所得到的薪金也很有可能不一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