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美國陸軍通信帶寬需求及能力分析

        美國陸軍通信帶寬需求及能力分析

        作者:李耐和 時間:2005-01-25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2004年9月A版

          軍事在戰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隨著軍事需求的不斷增長,不足問題愈加突出。如果把1991年海灣戰爭需求設為1,則科索沃戰爭通信就為2或2.5,2002年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通信帶寬為7,2003年“伊拉克自由行動”帶寬需求大約為10。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相對帶寬增長甚至更高,“在沖突高峰,美國國防信息系統局向該戰區提供的衛星通信帶寬為3Gbps,是海灣戰爭時的30倍。”

          美國陸軍正向更加靈活的“未來部隊”轉型,未來部隊將更加依賴通信,以實現網絡中心戰。圖1是美國國防部通信帶寬需求預測。

        美陸軍目前及近期通信帶寬能力

        從信息交換需求看帶寬需求

          “斯瑞克”旅戰斗隊(SBCT)是目前美陸軍接近快速部署、全頻作戰的部隊。根據其對指揮、作戰、管理/后勤、情報、火力支援及工程的支持,對信息流(信息交換需求)進行了分類,以根據信息流量確定主要用戶及信息傳輸頻率。其中,最大的用戶為數據庫升級與轉換以及傳感器數據,量大且頻繁;其次可能是情報(圖像情報及電子情報)用戶,這些大型數據庫每天更新數次;迄今為止,車輛位置報告是傳輸最頻繁的信息,涉及用戶最多,但消息規模很小。

          表1給出分析結果。這些估計是針對靜態或一般情況而言,不代表戰時動態信息流;另外,始料未及的信息需求可能大大增加實際帶寬需求。

        從戰場試驗看帶寬需求

          利用實際戰場數據(包括真實作戰或戰場試驗)也可以對帶寬進行評估。圖2是1997年美陸軍第四步兵師“師級先進作戰試驗”(DAWE)測量數據,給出24小時旅級部隊通信容量需求,并按照通信支持的功能進行了細分,包括態勢感知、協同計劃編制、精確作戰以及聚焦后勤。可以看出不同作戰階段(如計劃編制、準備、主攻、反攻、鞏固)與時間通信需求的變化,旅級部隊最大容量需求為1.7Mbps。

          圖3給出師級部隊的通信容量需求情況(不包括情報及后勤部隊數據),其最大容量需求為5.1 Mbps。圖中即時數據反映了數小時內信息流的動態變化,最大、最小帶寬需求相差5倍,說明可根據具體情況滿足帶寬需求。

          需要指出,未來帶寬需求評估應綜合考慮上述兩種分析方法,且對通信變化及靈活性亦不容忽視。

        目前及近期通信系統

          “斯瑞克”旅戰斗隊旅級網絡支持指揮、態勢/指揮與控制、數據庫共享(陸軍作戰指揮系統)、管理/后勤以及火力支援,網絡使用單信道地面和機載無線電系統(SINCGARS)、高頻、增強定位報告系統(EPLARS)以及近期數字電臺(NTDR)等多種無線電系統。

          表2給出了美陸軍旅級通信系統目前及近期能力評估。目前,NTDR已經取代移動用戶設備(MSE),而戰術高速數據網(THSDN)則正在取代NTDR。THSDN目前的傳輸速率是256kbps,將來可能提高到2Mbps。

          從遠期看,WIN-T(單兵戰術信息網)及JTRS(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將擴大系統容量并增加系統機動性。作為在研項目,貝爾實驗室空間與時間(BLAST)概念是一種頻譜利用率很高的無線通信技術。在30kHz帶寬時,其數據速率為0.5 Mbps~1 Mbps,是傳統方法的10倍。

        美陸軍未來通信需求及系統能力

        未來帶寬需求

          美陸軍未來作戰系統(FCS)將成為未來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協同操作的多功能戰車組成的大系統,實時傳輸數據、信息和命令的移動自組通信網把這些車輛與原部隊連接起來。FCS概念要求利用空間信息柵格、機載信息柵格以及陸地信息柵格將陸、海、空、天各種平臺聯結成一個整體,以實現信息主宰。FCS作戰部隊是旅級部隊,未來部隊將使用多個這樣的作戰部隊。

          通過對旅級部隊未來帶寬/通信容量的初步評估,可以看出傳感器數據主宰著帶寬需求。具體是:無人機(3級與4級)占67%,小型無人地面車、無人機(1級與2級)、無人值守地面傳感器、徘徊攻擊彈藥/精確攻擊彈藥占18%,有人地面戰車6%,態勢感知數據6%,協同2%,射擊1%,機器人控制及話音均在1%以內。圖4給出FCS作戰部隊成員帶寬需求情況。

          研究表明,現有帶寬及未來需求帶寬至少相差2倍,很可能是10倍。因此,旅級作戰部隊的帶寬供求差距是數百Mbps。

        機遇與挑戰

          下面探討未來作戰系統各個通信網絡層的需求及能力。

        陸地網

          網絡中心環境下的戰術通信網一定是機動自組網,支持地面車輛的陸地網也是機動自組網。自組網不依賴固定基礎設施,其節點本身必須存儲并轉發彼此的數據包。關于移動自組網的理論容量極限,還需進一步研究。Gupta與Kumar的研究結果是:如果把任何兩個網絡節點之間的平均數據傳輸速率(單位bps)定義為容量,而且使用全向天線,則:

        ①對于平面網絡而言,每節點的最大容量隨著n的增加而下降;

        ②對于三維網絡而言,每節點的最大容量隨著n的增加而下降。

          雖然這些理論結果可用于確定極限參數,但通信網的性能對具體的假設(如地形、機動性、車輛大小、天氣等)也非常敏感。

          另外,與路由選擇相關的內務操作也占用帶寬。移動自組網必須“發現”從發送端到接收端的“適當”路徑。由于美陸軍通信有其自身特點,可能還要設計開發專用網絡協議。

          影響網絡傳輸信息能力的主要因素是:

        ①消息路由選擇

          如果路由轉發次數較少,且內務操作不多,就可以相對提高容量。節點容量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而下降,但較佳路由選擇可能減緩其下降速度。

        ②電源管理方案

          傳輸電源管理或者基于電源的路由選擇使節點自動增加功率,獲得更遠的距離/連接,或使節點自動降低功率,減少對其它節點傳輸信息的干擾。

        ③天線技術

          定向天線可降低網絡中的干擾概率,節省節點發射能量。

        ④節點機動性

          Wilson認為:當車輛較少時,吞吐量隨著車速的增加而下降。而Grossglauser與Tse的實驗結果卻相反:車輛機動性可改善網絡連通性,提高吞吐量。關于節點機動性與移動自組網吞吐量的關系,還需進行更多的實驗與模擬。

        ⑤理論性能與測量結果的差異

          最大數據速率的理論值和實際值就有出入。通常,實際最大吞吐量估計值只是其理論最大值的1/3~1/2。

        士兵網

          支持步兵部隊的士兵網使移動自組網面臨最大挑戰,因為絕大多數士兵分布相對集中,且其電臺能力有限。由于士兵網既不能使用現有固定通信設施,又不能公開運行,其挑戰和機遇具有獨特性。

          徒步士兵最基本的通信需求是:自己、友軍及敵人的位置。其天線大小及傳輸電源必須符合可實際穿戴、電池供電的要求。士兵網必須與主要的陸地網和/或一般的信息柵格保持連接。

          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劃局(DARPA)支持士兵通信的項目之一是“小型部隊作戰態勢感知系統”,其目標是開發為徒步士兵提供所需態勢感知信息的無線電系統。2002年,該項目成功地演示了挑戰環境下徒步士兵保持通信聯絡的能力,在演示中電臺測距精度達到4米。

          美陸軍“士兵級綜合通信環境”項目,將繼續在同一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其目標是:①開發支持移動自組網的電臺;②開發具有連續定位/導航和測距能力的軟件及硬件,以及開發智能管理工具——對向士兵顯示的信息種類和數量進行智能管理。

        機載網

          使用機載中繼設備,可以改善與網絡中“分離”用戶的連接,同時降低通過網絡路由選擇消息的難度。

          崎嶇的地形會使地面之間的通信遇到困難,此時機載網可以提供連接。網絡內更大范圍的連接則提供了額外的載容鏈路(capacity-carrying link)。因此,垂直節點就是一個容量倍增器。使用無人機作為垂直節點的挑戰之一,就是確定向指定部隊提供安全連接所需的無人機數量;另外,無人機節點可能無意識地限制通信業務,如暴露的終端問題。

          對戰術網來說,垂直節點可減輕消息路由選擇的負擔,減少內務操作。Helmy認為,少數額外網絡路徑的形成縮短了消息的平均路徑長度(如消息轉發次數減少)。他指出:“對于一個有1000個節點、5000條鏈路的網絡,增加25~150條鏈路可使路徑長度縮短40%~60%。”

          垂直節點的選擇根據覆蓋范圍確定,既可隨機選擇,也可預先指定。只是還需進行更多研究,確定垂直節點與其它網絡節點的理想比率。

        空間網

          機載平臺容易受天氣的影響,其作戰需要某些基礎設施的支持。衛星面向全球提供支持,可以擴大陸地網的優勢。

          激光通信技術在空間是可行的,其主要技術挑戰是從空間到地面的鏈路以及光鏈路。高速數據速率傳輸時,光學交聯優于微波交聯。與射頻交聯相比,光學系統天線尺寸更小。射頻交聯更適合100Mbps以下的數據傳輸。隨著高效激光器及輕量光學鏡片的開發,低速光鏈路也將受到青睞。此外,光信號在大氣中傳輸時性能有一定衰減。

          轉型通信結構(TCA)正由美國國家安全空間結構辦公室開發,目的是提高國防部通信容量。轉型通信研究提出,通過光學交聯增強系統間的互連。TCA將使美陸軍擁有大容量(數個Gbps)通信能力,這對戰區通信及戰略通信相當重要。TCA目標是建立全球通信網,它將從光纖通信開始,然后是建立衛星光通信系統。不過,連接戰術用戶的射頻鏈路尚待確定。

          最后,需要指出:網絡結構將對帶寬需求及能力產生重要影響。約翰



        關鍵詞: 通信 帶寬 通信基礎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天长市| 从江县| 三原县| 阿瓦提县| 黄梅县| 吉水县| 荥经县| 舟山市| 仁寿县| 呼和浩特市| 台北市| 建平县| 都江堰市| 黄龙县| 昭苏县| 宣武区| 西贡区| 韩城市| 北碚区| 竹溪县| 洛宁县| 仙游县| 来安县| 冀州市| 屏东县| 平远县| 二连浩特市| 登封市| 新郑市| 临洮县| 孝感市| 兴安盟| 石渠县| 晋中市| 广汉市| 平泉县| 松阳县| 望城县| 安顺市|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