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為何起步艱難
4年以前,茅玉麟委員遞交了一份關于微軟對中國的價格歧視問題的提案。4年以后,微軟新開發的vista全球上市,在中國的售價仍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另一方面,中國人自主開發的紅旗、麒麟等操作系統起步艱難:不僅在技術上與微軟差距巨大,在市場上更是舉步維艱。前國家信息化辦公室副主任曲維枝委員在談及這個問題時也深感無奈,“操作系統自主創新不能說沒有機會,但政府這塊市場是關鍵。”
對于我國這樣一個處在轉型期的國家來說,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政府在自主創新過程中應該發揮什么作用,用什么機制來推動技術創新,這是目前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
鄔賀銓委員認為,政府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是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首要措施。他說:“2005年美國聯邦機構在采購上支出3140億美元,本國產品占89%。我國的《政府采購法》中雖有‘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的條款,但‘國貨’定義不明,實際上在政府采購中,外國供應商幾乎壟斷了電梯、照明燈具、彩色膠卷、轎車和IT等產品。我國一些政府部門或大企業集團對國產設備特別是創新產品缺乏信心和熱情,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掌握的市場資源向國外傾斜。”對于這種情況,鄔賀銓頗為憂慮。
2007年12月底之前,我國將加入WTO《政府采購協定》的談判,屆時《政府采購法》中保護性的“國貨條款”將徹底消失。在政府采購市場開放的前提下,如何從政府采購行為中體現出政府對國內企業技術創新產品支持的表率作用,如何讓國內企業享受到“主場”優勢。鄔賀銓認為,應該“很好地向美國等政府學習”。
美國1933年出臺《購買美國產品法》,其后又有《聯邦采購法》,明確規定聯邦政府采購必須優先購買本國產品。硅谷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步時,主要的基礎和動力就是美國政府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政府采購,在加州這一個州采購的私營部門的合同就占到總合同的1/3以上。這些私營部門在日后硅谷的創新活動中,都發揮過主導作用。
如果說政府采購能幫助國內創新企業發揮“主場”優勢的話,那么稅收政策就可以為創新企業保駕護航。在加入WTO5年后,我國90%的進口產品已經沒有關稅貿易壁壘,且長期以來執行的進口整機免稅而進口零部件上稅的政策使進口設備享受“超國民待遇”,對國產設備無保護可言。但是,鄔賀銓認為在稅收政策上政府并非無可作為。
最近財政部聯合四部委發布通知,對國內已經具備相當生產能力且技術水平已基本滿足需求的設備,將停止執行進口免稅政策,同時將國內生產同類重大裝備的企業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實行稅收先征后退,返還的稅款轉作國家資本金注入該企業,可用于研發和創新能力建設。鄔賀銓認為,像這樣的稅收政策既不違反WTO規則,又為企業發展創造了稅負公平的競爭環境,很值得提倡。
鄔賀銓說:“在企業自主創新過程中,政府除了制定稅收政策之外,利用標準設置技術壁壘是發達國家通常采用的辦法,值得我國政府借鑒。”
目前,歐盟和美國分別是第二代移動通信GSM和CDMA兩類標準的主要專利持有者,在GSM剛起草時,歐盟就要求其成員國的通信運營商簽署協議并預留頻率,保證歐盟使用GSM網絡標準,阻擋了CDMA標準進入歐洲。美國在本國的CDMA系統發展到一定規模以后才允許GSM標準進入美國市場。美國商務部早在1998年就估計,美國主導的標準起到給美國出口1500億美元的價值,但同時,非美國主導的標準成為美國出口貨物的技術壁壘,影響價值200-400億美元。
鄔賀銓用“標準就是力量”強調標準在企業創新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對于我國政府開始重視和運用標準,他感到非常高興,他說:“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WAPI和TD-SCDMA等標準,相關發展措施也已經出臺。這對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是很大的鼓舞,而且具有深遠的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