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中國芯”披上產品外衣
上海青年報訊(記者黃梅)21日,國家發改委公告稱,我國將實行集成電路產品出口全額退稅,并停止執行內銷增值稅退稅政策。業內認為,此舉表明,我國開始著手推動集成電路(又稱芯片)產業對國內整個信息產業鏈的帶動效應———“中國芯”有望逐漸取代“外國芯”應用于國內市場
。
此前,增值稅退稅政策曾令國內芯片企業獲得11-14%的增值稅退稅額,與國外企業相比,至少贏得10%左右的降價空間。表面上看,停止增值稅退稅似乎讓國內芯片企業失去了價格優勢。
不過,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副總裁趙宇航認為,芯片企業單靠“退稅”肯定是做不強的,必須靠研發、人才。“國家取消增值稅退稅,今后肯定在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出臺優惠措施來做彌補。”
此外,我國對芯片產品實行全額出口退稅政策。此前,在去年底今年初國家的出口退稅調整中,集成電路的出口退稅率曾從17%調低到13%。“加大出口,對我國產業的好處太大了。”趙宇航認為,這對我國集成電路企業、行業有很大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縮短我國與國際集成電路產業之間的差距。
業內認為,此舉表明,國家的主要扶植力度轉向芯片產業的核心———研發、設計上,這有利于充分釋放芯片產業對整個信息產業的聯動價值效應。據悉,若以芯片產業價值效應為1來計算,那么,由此帶動手機、電視等終端產品產業的價值效應將被放大300倍。
(來源于:搜狐IT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