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學習方法與實踐 > PCB入門之設計流程

        PCB入門之設計流程

        ——
        作者: 時間:2007-02-14 來源: 收藏

         在的設計中,其實在正式布線前,還要經(jīng)過很漫長的步驟,以下就是主要設計的流程:
                    系統(tǒng)規(guī)格
                    首先要先規(guī)劃出該電子設備的各項系統(tǒng)規(guī)格。包含了系統(tǒng)功能,成本限制,大小,運作情形等等。
                    系統(tǒng)功能區(qū)塊圖
                    接下來必須要制作出系統(tǒng)的功能方塊圖。方塊間的關系也必須要標示出來。
                    將系統(tǒng)分割幾個
                    將系統(tǒng)分割數(shù)個的話,不僅在尺寸上可以縮小,也可以讓系統(tǒng)具有升級與交換零件的能力。系統(tǒng)功能方塊圖就提供了我們分割的依據(jù)。像是計算機就可以分成主機板、顯示卡、聲卡、軟盤驅動器和電源等等。

                    決定使用封裝方法,和各PCB的大小
                    當各PCB使用的技術和電路數(shù)量都決定好了,接下來就是決定板子的大小了。如果設計的過大,那么封裝技術就要改變,或是重新作分割的動作。在選擇技術時,也要將線路圖的品質與速度都考量進去。

                    繪出所有PCB的電路概圖
                    概圖中要表示出各零件間的相互連接細節(jié)。所有系統(tǒng)中的PCB都必須要描出來,現(xiàn)今大多采用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的方式。下面就是使用CircuitMakerTM設計的范例。

            


                    PCB的電路概圖
                    初步設計的仿真運作
                    為了確保設計出來的電路圖可以正常運作,這必須先用計算機軟件來仿真一次。這類軟件可以讀取設計圖,并且用許多方式顯示電路運作的情況。這比起實際做出一塊樣本PCB,然后用手動測量要來的有效率多了。
                    將零件放上PCB
                    零件放置的方式,是根據(jù)它們之間如何相連來決定的。它們必須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與路徑相連接。所謂有效率的布線,就是牽線越短并且通過層數(shù)越少(這也同時減少導孔的數(shù)目)越好,不過在真正布線時,我們會再提到這個問題。下面是總線在PCB上布線的樣子。為了讓各零件都能夠擁有完美的配線,放置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導線構成的總線
                    測試布線可能性,與高速下的正確運作
                    現(xiàn)今的部份計算機軟件,可以檢查各零件擺設的位置是否可以正確連接,或是檢查在高速運作下,這樣是否可以正確運作。這項步驟稱為安排零件,不過我們不會太深入研究這些。如果電路設計有問題,在實地導出線路前,還可以重新安排零件的位置。

                    導出PCB上線路
                    在概圖中的連接,現(xiàn)在將會實地作成布線的樣子。這項步驟通常都是全自動的,不過一般來說還是需要手動更改某些部份。下面是2層板的導線模板。紅色和藍色的線條,分別代表PCB的零件層與焊接層。白色的文字與四方形代表的是網(wǎng)版印刷面的各項標示。紅色的點和圓圈代表鉆洞與導孔。最右方我們可以看到PCB上的焊接面有金手指。這個PCB的最終構圖通常稱為工作底片(Artwork)。

                

         

                    使用CAD軟件作PCB導線設計
                    每一次的設計,都必須要符合一套規(guī)定,像是線路間的最小保留空隙,最小線路寬度,和其它類似的實際限制等。這些規(guī)定依照電路的速度,傳送信號的強弱,電路對耗電與噪聲的敏感度,以及材質品質與制造設備等因素而有不同。如果電流強度上升,那導線的粗細也必須要增加。為了減少PCB的成本,在減少層數(shù)的同時,也必須要注意這些規(guī)定是否仍舊符合。如果需要超過2層的構造的話,那么通常會使用到電源層以及地線層,來避免信號層上的傳送信號受到影響,并且可以當作信號層的防護罩。

                    導線后電路測試
                    為了確定線路在導線后能夠正常運作,它必須要通過最后檢測。這項檢測也可以檢查是否有不正確的連接,并且所有聯(lián)機都照著概圖走。
                    建立制作檔案
                    因為目前有許多設計PCB的CAD工具,制造廠商必須有符合標準的檔案,才能制造板子。標準規(guī)格有好幾種,不過最常用的是Gerber
                    files規(guī)格。一組Gerber files包括各信號、電源以及地線層的平面圖,阻焊層與網(wǎng)板印刷面的平面圖,以及鉆孔與取放等指定檔案。



        關鍵詞: PCB PCB 電路板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黄县| 察哈| 琼结县| 封开县| 通化市| 万州区| 乌兰浩特市| 胶州市| 凌源市| 岑溪市| 德州市| 淮南市| 平泉县| 巨鹿县| 疏勒县| 合阳县| 曲阳县| 合肥市| 盐津县| 全南县| 盈江县| 郓城县| 浦东新区| 屯留县| 中方县| 绥滨县| 宝应县| 吉木乃县| 龙陵县| 喀什市| 上虞市| 象州县| 伊吾县| 休宁县| 林芝县| 门源| 邳州市| 金门县| 丹凤县| 麻阳|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