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業界動態 > 大公司爭相涌入 揭秘虹膜識別技術背后價值鏈條

        大公司爭相涌入 揭秘虹膜識別技術背后價值鏈條

        作者: 時間:2015-12-23 來源:慧聰安防網 收藏

          如今,指紋識別、人臉識別技術正在趨于成熟,也正在被應用到更豐富的場景,逐漸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大多使用場景中,很多人發現原來指紋可以復制,雙胞胎、整容等因素又讓人臉識別傻傻分不清楚……種種現象都從某種程度上對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4750.htm

          技術永遠存在bug,那么要實現精準識別,還能通過什么樣的不可替代的生物體特征?答案可能是

          人類一直有一個關于“精準身份識別”的夢想,人臉、指紋、虹膜這些不可替代的生物體特征陸續被技術所用。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準確度受到質疑的時候,不得不提到,可能是一項更具有安全性的技術。

          先做個普及,到底什么是虹膜識別

          簡單來說,人的眼睛結構由鞏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構成。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是眼球中瞳孔周圍的深色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等等細節特征。

          而平時我們常見的近視眼、白內障、紅眼病對虹膜也完全不會造成破壞,這些特征決定了虹膜特征以及身份識別的唯一性。

          揭秘虹膜識別背后的價值鏈條

          虹膜識別技術是人體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被廣泛認為是21世紀最具有發展前途的生物認證技術,可用于未來的安防、國防、電子商務等多種領域的應用。

          基于虹膜掃描的身份識別理論最早始于1930年代,直到1990年代才開始商業化應用,虹膜識別算法程序的開發者是一位名叫JohnDaugman的美國數學家,他被業內稱作是虹膜識別算法理論的開創者。

          雖然虹膜識別這項技術并不稀奇,但大多數人對虹膜識別的第一印象仍然停留在好萊塢大片中,事實上虹膜識別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今年5月在日本運營商NTTDoCoMo舉辦的新機發布會上,富士通便推出了搭載虹膜識別技術的新款機型ArrowsNXF-04G,這也是全球首款量產的具備虹膜識別技術的智能手機。

          國內廠商中,中興天機3和VivoX5Pro,也都配備了眼紋識別技術,但注意眼紋識別與虹膜識別有著巨大的差異,無論是安全等級和識別率都比虹膜識別低,不過Vivo和中興在產品上配備眼紋識別,也意味著手機廠商開始嘗試指紋、人臉識別之外的生物識別方式。

          除去手機廠商,也不乏一些科技巨頭的力推,比如:

          今年3月微軟便宣布Windows10將引入生物識別認證,就包括用虹膜識別代替密碼;

          谷歌到目前為止已經申請了多項利用隱形眼鏡進行虹膜識別的專利,意欲利用隱形眼鏡探測虹膜反射光線,生成一個“虹膜指紋”,之后將“虹膜指紋”與存儲的樣本比對,以此判定是不是同一個人;

          英特爾主導成立了全球首個虹膜支付聯盟,聯想和民生銀行均已加入……

          各大公司幾乎都在將虹膜識別技術作為重要的技術儲備,最主要的原因無非是看中了虹膜識別蘊含的巨大市場潛力。美國智庫AcuityMarketIntelligence發表的《生物識別的未來TheFutureofBiometrics》報告顯示,虹膜識別技術將在未來10—15年快速普及,并且占全球生物特征識別市場份額的16%,虹膜識別產品的總產值將達到35億美元。

          虹膜識別技術受追捧的另一個因素是:安全

          因為人眼的虹膜在出生6個月后即發育成熟,之后就會保持終生不變,更不會出現如指紋磨損、面容變化導致設備拒識本人的情況,而且眼球剝離人體后虹膜會隨瞳孔放大而失去活性,很難被偽造。相較于指紋0.8%、人臉識別2%左右的誤識率,虹膜識別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下圖是虹膜與市場現有其他生物特征的比較:

          在國內,早期虹膜識別技術被廣泛用于煤礦行業的考勤。西安中媒科技、北京中科虹霸是當時最大的兩家虹膜識別設備提供商,前者的技術來源于西安交大,后者主要成員來自于中科院自動化所。它們都具備技術研發的基礎,同時也做代理國外產品的生意,比如中媒科技就是LG在中國的最大代理商,后來中媒科技由于內部出現問題分支出兩家公司:西安中虹智能科技、西安凱虹電子科技,同樣是做代理。

          一位專注虹膜識別研究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鈦媒體,當時虹膜識別設備的均價大概是10W一臺,業績好的公司每年能夠有800W人民幣的流水。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趨于高額的利潤,一些沒有技術研發能力的公司紛紛代理LG、Panasonic的產品,然后包外殼,號稱是擁有自主研發知識產權。這樣一來,就導致虹膜考勤行業的整體利潤大幅降低,形成了一種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

          有意思的是,當時國內爭相代理的LG和Panasonic的產品也并非自主研發,而是購買了Iridian的虹膜核心算法授權,Iridian是最早的虹膜識別算法供應商,稱得上是虹膜識別領域的技術開創者,曾先后兩次被收購,目前屬于法國賽峰(SAFRAN)集團,前文所說虹膜識別技術的開創者JohnDaugman就是Iridian公司的股東之一。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虹膜識別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道真| 庄河市| 镇远县| 高雄县| 墨脱县| 定南县| 红河县| 教育| 尉氏县| 丰原市| 五寨县| 股票| 廊坊市| 灌云县| 沙河市| 武强县| 二连浩特市| 延庆县| 佛学| 千阳县| 崇仁县| 富川| 云安县| 招远市| 沧州市| 中方县| 繁峙县| 远安县| 房产| 常山县| 崇左市| 页游| 明光市| 常德市| 定西市| 黄山市| 肥东县| 汝城县| 商水县|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