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IEK:未來僅存約10家 臺IC設計活存將不到一成

        IEK:未來僅存約10家 臺IC設計活存將不到一成

        作者: 時間:2015-12-21 來源:工商時報 收藏

          陸企積極入股臺灣科技業,引發國內輿論防堵臺灣業被境外買走,對此,工研院產經中心(IEK)認為,科技應用功能不斷整合,全球半導體、 產業進入全新轉型期,并購風潮迅速延燒,國內業者未來能夠活存的家數僅約10家,以目前包含未上市100多家業者估算,活存率將不到一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4641.htm

          美國大企業生態系當靠山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主任蘇孟宗指出,目前看來可以“活的好”的臺灣IC設計業,是因為已加入Google、或與美國大型業者的生態系統整合,其余未 加入的九成廠商,并不是技術不如其他業者,甚至可以說都有技術活力、企業經營也很健全,但困難點是如何找到可以轉化為商品應用的系統對象。

          技術同質性高,惡性競爭

          據統計,臺灣上市柜IC設計公司,技術同質性相當高,如電源管理IC、消費性IC高達24家,另微控制器、網路通訊、輸出入介面等IC設計同業也達十家以上,由于競爭激烈,同業多淪為殺價及挖角等惡性競爭,一場產業淘汰賽已經展開。

          蘇孟宗指出,去年起,全球產業并購潮在全球風起云涌,國人卻把焦點放在反制紫光集團,“其實在全球產業發展來看,都是過去式”,大陸在境內發展半導體及 IC設計產業,也有許多不成功的實例,臺灣這一路走來挑戰很多,但畢竟走在前面,現在更應從制高點布局生態系,掌握使用者的未來大趨勢。

          布局生態系、整并求生存

          面對臺灣IC設計產業可能面臨的困境,蘇孟宗說,只要能加速導引活力旺盛的業者,及早掌握使用者生態圈領導地位,未來臺灣IC設計業仍有機會站上全球舞臺。

          IEK認為,在全球物聯網需求下,相關產業需要更多元整并,例如獲取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或者為了增加銷售擴大營收,我國IC設計業應以行動整并價值鏈,優先推動物聯網產品商業化。

          臺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副研究員劉佩真分析,由于行動智慧裝置規格的提升,將持續驅動對于晶片需求,加上穿戴式裝置與物聯網、云端等應用將陸續蓬勃發 展,可望帶動半導體商機,以及全球智慧手持裝置中低階市場崛起,有利我國積體電路設計業者明年的成長態勢。



        關鍵詞: IC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市| 怀集县| 固阳县| 彩票| 玛纳斯县| 那坡县| 巴彦淖尔市| 长治市| 芦山县| 花莲市| 新津县| 宝坻区| 宝应县| 玉林市| 宜君县| 兴海县| 三江| 镇坪县| 广河县| 涞水县| 杭锦旗| 宕昌县| 曲松县| 洛川县| 新蔡县| 颍上县| 三原县| 广东省| 建阳市| 天水市| 都匀市| 金坛市| 兴化市| 青河县| 建阳市| 老河口市| 栾城县| 宁波市| 海阳市| 石台县| 松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