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市場分析 > 把中國制造“禁錮”在“作坊”里的是什么?

        把中國制造“禁錮”在“作坊”里的是什么?

        作者: 時間:2015-12-14 來源:世界經紀人網 收藏
        編者按:富士康的環境已經領先全國90%的制造業,雖然不完美,但一直在努力。

          前不久,網上流傳出一段視頻:在一個臟亂的商業街上,總裁郭臺銘手持金杯,大聲呵斥手下的總經理,你不修理它,我就修理你,我不要這樣的員工…對面站著一位少年,典型的流水線工人打扮,有點不屑、有點煩,網友給他配的內心獨白是:老子正好不想干了!筆者讀過一些關于郭總的傳記,也知道他的強大和溫柔,對于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我們實在不應該再去奢求他總是心平氣和地講話,畢竟,他的靈魂屬于那個舊時代,那個粗狂的時代,但對于,以及它背后的業,我們不禁想問:除了用罵聲施壓,難道我們就沒有更好的管理手段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4288.htm

          中國靠制造業崛起,世界工廠的美名享譽全球,但卻沒有出現經典的管理案例。按照正常邏輯,勞動密集型企業要想保持平衡與穩定,勢必需要管理者花費巨大的心思來研究管理手段,可直到今時今日,業竟沒有向世界輸出任何的管理理念,究其原因,是我們消耗了大量的人權,在一種低人權的工作環境下,企業能輕松獲取大量競爭力,難免沒有足夠的動力去開發新管理手段,同時,從業者普遍學歷較低,之于先進的管理理念有著天然的隔閡,筆者有一位朋友在某制造業當主管,他經常翻看一些管理書籍,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團隊成員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制定學習計劃,練習辦公技能、在專業上進行拓展,但員工只是表面應付,私下里抱怨這些培訓占據了他們玩游戲的時間,久而久之,培訓成了企業的累贅,而朋友轉了一圈才發現:怒吼才是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的最佳途徑,于是,辦公里到處回蕩著拍桌子的聲音,且彌漫著一股“死亡”的味道。

          現在,中國制造面臨著巨大困難,強悍如富士康也不得不尋找蘋果之外的大型客戶,而其中最大的問題來自于人員管理,新一代的員工沒有辦法如父輩般像狗一樣工作,像狗一樣聽話,而世界制造的競爭格局中,再也沒有“雙手”的一席之地。未來制造業拼的工業4.0,拼的是大數據,拼的自動化,而這一切的基礎都是現代化科技人才,也就是說,中國制造若沒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將會被永遠困在作坊里,直至坍塌。

          圈養管理,誰動了中國員工的人權?

          如前文所述,中國制造靠低人權管理贏得了競爭優勢,這種低人權包括低工資、低勞保、低工傷事故價格、低環境補貼等等,企業靠廉價的生產要素,只靠簡單地擴大就能賺得盆滿缽滿,自然沒有提高管理、增加效率的沖動,更不要提什么創新應用了。這種低人權優勢只能在短期內發揮優勢,但勤懇的70/80后們漸漸老去之后,他們再也沒有體力,支撐自己在流水線如機器般工作10個小時,而新晉的90后員工則再也找不到父輩們的勤懇,于是,中國制造業普遍要面對的困難就是招工難,而這種低人權制造業最該控訴的地方在于:它耽誤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正當美國的孩子們泡在實驗室里研究領先未來10年的技術時,我們的孩子卻日復一日地組裝iPhone6和iPhone6Plus,永不停歇!

          《新周刊》在描述東部沿海制造作坊里的生活時,出現了一句經典:流水線上的工作,單調、枯燥,用2個小時就能望見一生。制造業中,有一個部門叫做工業工程部,他們會去用秒表測量員工鎖一顆螺絲或者裝一個后殼的時間,然后,用3600s去除以這個數字,從而得出員工需要每小時產出的量,有一個專業的叫法是UPH.在整個評估過程中,設計者會考慮人體生理需求、疲倦度等因素,進行適當地放寬,但員工終要被看做一架精準的機器,用平衡的動作速率來完成工作。早在80年代,工業工程專業被批判為資本主義的剝削者,是不允許進入中國大陸的,顯然,這有點偏激,事實上,IE學科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制造業提高效率的,但那時候之所以被排斥也并不冤枉,畢竟,還是免不了出現一些旁門左道,比如為了提高產能,效率顧問會建議中午食堂不要做湯類食物,以便減少員工上廁所之次數,這其實是典型的透支人權的行為。

          隨著富士康的故事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中國工人的人權第一次進入公眾的視野,也出現了SER/FLA這種機構,以保證流水線上的工人能夠得到公正的待遇,首先進行改善的,無疑是富士康這種龍頭企業,事實上,代工大王之所以能長盛不衰,已然積累了大量的管理經驗,單就能把120萬員工安排在流水線上安心工作就已經是不小的成就。對于基層員工,他們每個月都會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舉辦相親相愛活動,每個園區內都建有電影院、圖書館和籃球場,他們甚至還出了一本叫做《鴻海》的雜志,以幫助員工更和諧的工作和生活;對于中層員工,富士康也有自己的培訓手段和留才政策,郭臺銘把新加入的大學生稱為“新干班”,全稱是“新世紀干部管理培訓班”,而且傳說鄭州園區前兩年還蓋了一大片的廉價房,專門供內部員工居住,瞬間提升了企業的歸屬感…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中國制造 富士康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青岛市| 常山县| 樟树市| 长宁区| 梅河口市| 江门市| 昌吉市| 汨罗市| 佛冈县| 同德县| 洛川县| 岚皋县| 水城县| 织金县| 乐山市| 汉川市| 那坡县| 鄢陵县| 通化县| 天峻县| 封丘县| 上虞市| 通渭县| 日喀则市| 长岛县| 晋州市| 灵宝市| 南郑县| 西乌珠穆沁旗| 海丰县| 大城县| 武冈市| 马龙县| 翁牛特旗| 公安县| 漯河市| 勐海县| 赫章县| 息烽县|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