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發力汽車電子
編者按:近日,日本半導體制造商株式會社東芝旗下東芝半導體&存儲產品公司攜眾多車載半導體產品亮相2015年高交會電子展,圍繞安全、環保、信息三大主題,展示了最新的車載半導體產品、無線連接和存儲技術。該公司不久前也進行了戰略重組。重組后,東芝電子的發展方向如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3747.htmADAS實現安全駕駛
記者:東芝此前也多次參加高交會,這次展覽跟前次有什么區別?
東芝:這次突出汽車電子。我們在消費電子領域已被行內的廠商熟知,現在要把東芝在中國還不太被熟悉的領域集中展現給客戶。另外我們明年初準備推廣ViscontiTM圖像識別處理器,正好利用這個機會重點推廣。
記著: ViscontiTM為何很重要?
田中基仁:因為目前在汽車安全領域,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如何為市場提供高性價比、低功耗、可同步執行多種應用的基于視覺計算的ADAS系統將會是汽車電子廠商未來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ViscontiTM圖像識別處理器采用多核異構架構,含有東芝專有的算法和硬件加速器,在并行運行4路視覺運算和處理、圖像檢測和識別的同時,滿足低功耗的要求。ViscontiTM圖像識別處理器提供的ADAS視頻處理解決方案,可應用于車輛檢測、行人檢測、交通標志識別和避免碰撞等多種應用。
記者:ViscontiTM圖形處理器是如何區分行人和車輛的?
東芝:ViscontiTM芯片上運行著東芝特有的COHOG算法。它把圖形的信號輸入以后,通過算法進行物體的辨識。目前,業內通用的算法叫HOG,東芝基于HOG算法進行了優化,開發了獨有的COHOG算法。通過這個算法,ViscontiTM可以去辨別是行人還是車輛,它有一個特征值判斷。行人和車輛在圖像處理里面,它的特征值是不一樣的,這種特征值會存儲在東芝專用的特征值數據庫里面,通過參考這個特征值的數據庫,來分析到底是行人還是車輛。
記者:東芝的ADAS與其他廠商相比的優勢是什么?
東芝:東芝現在第二代ViscontiTM的能耗大概是1.2W左右,其他友商的可能最起碼要2W到3W。第二個優勢是有非常高的圖像辨識的識別率,這得益于COHOG圖像辨識的算法。
模擬芯片助力環保
記著:貴公司有何汽車環保的解決方案?
田中基仁:這次展出的模擬器件產品涵蓋了電子助力轉向、引擎/變速系統、HEV/EV應用、剎車系統、車載空調系統、車載信息系統以及其他車身應用等多個領域。東芝的電機驅動器產品系列,主要應用于泵控制(用于水、油和燃料),電子助力轉向(EPS)系統,暖通空調(HVAC)等多個應用領域。
記著:這些模擬器件有何優勢?
田中基仁:第一,東芝擁有世界頂級的130nm 高耐壓的生產制程,因此可以提供給客戶低能耗、高精度的模擬器件。第二是東芝在馬達驅動方面擁有34年的經驗,另外在車載方面特別關注可靠性,我們把可靠性和馬達驅動方面的經驗整合在一起。比如在電子助力轉向領域,我們的產品既滿足精確的馬達控制,又有非常高的系統可靠性。東芝在車載市場已經積累了多年經驗,就日本市場而言,我們的電子助力轉向占市場的35%,車用空調占60%,三相無刷電機控制驅動的新能源車占到80%份額。此外,在動力系統包括底盤、車身方面也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有20億片模擬器件產品推向了市場。
打開未來信息世界之門
記著:信息娛樂方面,東芝有何半導體解決方案?
田中基仁:作為深耕消費電子領域多年的電子廠商,我們在該領域頗有心得。本次展會上,我們展示了多款從消費電子領域移植到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產品,希望憑借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優勢,開拓車載市場。
此次展出了超低功耗藍牙IC支持Bluetooth? Smart。并為移動應用而設計開發了通用處理器,可能會用于下一代車載信息娛樂(IVI)系統。再有,我們NAND閃存被廣泛使用于從存儲卡到車載級的各種產品中。同時展出的還包括具有卓越抗震性的HDD,搭載無線LAN功能,可現場即時分享所拍照片的存儲卡FlashAirTM和近距離高速無線傳輸技術TransferJetTM等廣泛解決方案。
記者:和消費類電子芯片相比,汽車芯片有何特點?
東芝:最大的一個區別在于可靠性。基本上整車廠都要求車載半導體的故障率趨向于零,這對它的品質的要求非常嚴格。東芝在車載領域做了40年。在40年里,針對客戶提出的越來越嚴格的品質要求,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積累了很多經驗,這不是一般的廠商能夠在短期內實現的。
戰略重組
記者:貴公司最近剝離了CMOS傳感器等業務,您如何看?
田中基仁:如之前在總公司發布的,我們從不是非常有競爭力的CMOS傳感器和白光LED領域撤退,集中資源、資金,在現有內存為主的存儲設備,包括分立元器件,其他元器件的基礎上加大產品的集中度、加大投資的力度,這是我們當初從這兩個領域撤出來的初衷。特別是在東芝的強項——內存領域,進一步實現內存的微細化作業、微細化制程,包括一些新的開發。
記者:貴公司的芯片是如何控制成本的?
田中基仁:舉個例子,如我們的內存產品是通過我們不斷的制程更新,包括推出15nm新的制程量產。如果我的制程越先進,我在單位晶圓上做的產品就越多,所以單位成本可以降低。另外,在內存領域有些廠商是采用外購的內存控制器,我們則有自己獨特的技術,采用自己的控制器,所以整體成本控制得較好。第三,生產量上去了以后,可以把固定資產、固定投資攤薄。我們進行持續地對生產制程的革新,持續的投資,保有相當的生產量,所以能夠把成本控制得比較合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