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機器人或撼動全球經濟秩序:10年內承擔45%制造業

        機器人或撼動全球經濟秩序:10年內承擔45%制造業

        作者: 時間:2015-11-09 來源:參考消息 收藏

          十年時間內,將接手制造業45%的工作,并削減9萬億美元的勞動力成本,使得當今社會的很大一部分被丟入歷史的垃圾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2469.htm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6日報道,美國銀行在一份300頁的報告中預計,最早在2025年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將把這個世界改變到人們幾乎認不出來的地步,它們將以一股“創造性破壞”的旋風打破舊有商業模式,這種轉變的影響最終每年將達到30萬億美元甚至更多。

          報告說:“破壞性技術創新的發展速度將從線性變成拋物線式。”任何國家如果不能利用這場革命,其競爭力排名將迅速下滑并被甩到后面。韓國目前在這方面居領先地位,制造業每1萬名雇員配置有440個工業機器人,其次是日本和德國。英國排名第75位,在發達世界中屬于最低水平。

          報告說,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加劇,并且亞洲曾經無窮無盡的廉價勞動力供應開始枯竭,對自動化的需求將“飆升”。

          報道稱,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制造業工資已經增長8倍,而這個國家的勞動力大軍正在減少。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買主,占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

          過去十年來,照顧老人的“護理機器人”、播種和采摘水果的“農業機器人”、商用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的成本平均下降27%,預計到2025年將再下降22%。

          報道稱,如今,一個先進的機器人焊接工的價格從2005年的18.2萬美元下降到去年的13.3萬美元,而其精密程度一直在提高。和人們一起在工廠里工作的巴克斯特協作機器人現在只需2.2萬美元就可購得。

          我們正在接近一個關鍵的“拐點”——使用機器人的成本比雇用一個工人的成本低15%。

          這個門檻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汽車行業已經被跨過,使用機器人進行點焊的每小時成本為8美元,人工則是25美元。

          報道稱,由此帶來的社會后果就是,就業市場底層的人將被淘汰出局,如果不接受再教育,這些人將無法再找到工作。美國銀行稱,這是“對人力的取代”,并估計美國將近半數的工作崗位將面臨風險。

          生產率將大幅提高,但工資并不會同步提高。資本的所有者將獲得更大部分的全球收入,使不平等更加極端化。

          勞動力大軍將進一步分化成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富人”和只有高中畢業文憑的“窮人”,更不用說世界上的8億文盲了。如果各國政府未能采取行動緩和這一影響,不難設想由此帶來的爆炸性政治后果。

          報道稱,中產階級也并非高枕無憂。美國銀行說,使用運算系統的“機器人顧問”將毀掉2500萬名金融和法律服務領域就業者的飯碗。現在18歲至34歲的“千禧一代”將是首批轉入這種后人力服務時代的人群。



        關鍵詞: 機器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城市| 曲沃县| 福贡县| 凤城市| 阿尔山市| 茌平县| 锡林浩特市| 东乌珠穆沁旗| 资兴市| 武清区| 奉新县| 金沙县| 多伦县| 新沂市| 夏邑县| 随州市| 油尖旺区| 新民市| 多伦县| 运城市| 靖宇县| 河西区| 巴里| 九龙城区| 如皋市| 屯门区| 乌鲁木齐县| 衡水市| 沙坪坝区| 竹溪县| 盖州市| 潼关县| 原阳县| 武平县| 大理市| 九龙城区| 五寨县| 汝阳县| 达尔| 讷河市| 成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