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通信原理基礎--A律13折線法概述

        通信原理基礎--A律13折線法概述

        作者: 時間:2015-11-03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單獨總結了A律13折線法,供讀者學習是參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2232.htm

          A律13折線

          1)均勻/非均勻量化取值

          均勻量化的編碼取值,導致對高信號的信噪比偏低,低信號的信噪比偏高;而低信號的比例遠大于高信號。

          例如: 輸入范圍100V,

          均勻量化時,95V的信號取值為90,信噪比為95V/(95v-90v)=19;

          而對2.5v的信號,取值為20V,信噪比為25v(25v-20v)=5;itu要求信噪比大于20Bd,顯然很多低信號無法保證音質。

          非均勻量化編碼取值,采用2的多次方為單位進行取值。例如,輸入范圍100v,1、2、4、8、16、32、64處進行取值,對90v的高信號,在32處取值,信噪比90/(90-64)=3。對6v的低信號,信噪比為6/(6-4)=3。這樣可以保證信噪比維持在一個平均水平。

          2) A13折線

          取樣8個bit,

          采用正弦波表示。a0代表+-電平。a1,a2,a3代表7折線,由于第一折點,第二折點使用曲線幾乎相同,所以使用了6個折點,上下共13個折點。在每兩個折點間劃分為4個均勻區間進行取值,用a4,a5,a6,a7表示。這樣對一次取值,采用8個bit表示。

          3)e1

          乃奎斯特定律,取樣8000hz,非均勻量化取值每次取值8bit,故每秒傳輸64k,這就是一個幀,占用時間為1s/8000=125us!

          TDM把每個幀劃分為32個時隙,分時傳輸(每個速率64kbit/s),

          一個e1傳輸速率為2m=64k×32;



        關鍵詞: 通信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竹市| 合作市| 哈巴河县| 三门峡市| 高青县| 灵寿县| 江川县| 胶州市| 凤翔县| 济阳县| 湘潭市| 荔浦县| 道孚县| 吐鲁番市| 汕尾市| 桑植县| 吴堡县| 巴青县| 浪卡子县| 宣威市| 洞口县| 来凤县| 高唐县| 双城市| 灵武市| 合山市| 和平区| 增城市| 乐清市| 平昌县| 邳州市| 金堂县| 林西县| 色达县| 海淀区| 建德市| 孟津县| 英德市| 营山县| 岳池县| 雷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