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摩爾定律還能存活多久?計算機芯片已達物理極限

        摩爾定律還能存活多久?計算機芯片已達物理極限

        作者: 時間:2015-09-29 來源: 騰訊數碼 收藏
        編者按:摩爾定律至少在未來10年還會有效,如果不是這樣,人類將必須更有創意,現在它只是要退休了。

          據《紐約時報》網絡版報道,1960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舉辦的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上,名為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elbart)的年青計算機工程師介紹了簡單但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概念:縮小(scaling)。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0817.htm

          恩格爾巴特從理論上闡明,隨著電路尺寸越來越小,元器件速度將越來越快,能耗、制造成本會越來越低,這一切都呈加速發展態勢。恩格爾巴特后來發明了計算機鼠標和其他個人計算技術。

          當天坐在臺下聽恩格爾巴特演講的聽眾中就有后來與其他人聯合創建了英特爾的戈登·摩爾(Gordon Moore)。1965年,摩爾量化了縮小原理,提出對計算機時代產生了深遠影響的。他預測,在至少10年內,芯片集成的晶體管數量將每年翻一番,從而導致計算機處理能力大幅度提高。

          他的預測發表在1965年4月份的《電子學》雜志上,后來被稱作。這不是一條物理學定律,而是對一個新興產業的觀察結果,在此后的半個世紀中,被證明是有效的。



          在1960年代早期,寬度約與棉纖維相當的一個晶體管,按現在的美元計算價格約為8美元(約合人民幣51元)。目前,指甲蓋大小的芯片可以集成數十億個晶體管,晶體管的價格已經下降到1美分(約合人民幣6分錢)能買好多的水平。

          計算機芯片的發展幫助硅谷給世界帶來了令人吃驚的進步,其中包括PC、智能手機和互聯網。但是,最近數年,根據摩爾定律預測的芯片發展速度放慢了。約10年前,芯片速度停止進一步提高,新一代芯片問世的時間延長,單個晶體管的成本不再下跌。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工作原理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原理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摩爾定律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惠市| 崇州市| 刚察县| 广南县| 巴楚县| 高陵县| 宿州市| 邛崃市| 天津市| 桂平市| 泾阳县| 平遥县| 乌拉特中旗| 丹寨县| 宿迁市| 克山县| 延长县| 左贡县| 敦煌市| 红原县| 武穴市| 金华市| 克拉玛依市| 阿城市| 星座| 珠海市| 舟山市| 大厂| 巫溪县| 龙海市| 台湾省| 石首市| 沙雅县| 芜湖市| 策勒县| 密云县| 利辛县| 达州市| 康保县| 华安县|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