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市場分析 > 經濟學人:LG四處碰壁 押注OLED市場

        經濟學人:LG四處碰壁 押注OLED市場

        作者: 時間:2015-07-06 來源: 騰訊科技 收藏

          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撰文稱,曾經是一家風光無限的韓國電子廠商,但由于近年來的戰略失誤,未能抓住智能手機發展浪潮,導致其始終落后于人。現在,該公司又把賭注壓在市場。盡管取得了暫時的霸主地位,但要真正保住這份成果卻絕非易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6827.htm

          以下為文章全文:

          巨頭沒落

          在被問及對老對手有何看法時,三星的一位高管面露苦笑地說道:消費電子用戶總是希望能有第二、第三或第四個選擇,但這家本土宿敵缺乏足夠的工程師、技術、預算和領導力,難以在多數消費電子領域成為行業龍頭。

          但曾幾何時,也在韓國本土占據主導。1959年,彼時名為LuckyGoldstar的的LG公司生產了韓國的第一臺收音機,此后不久,又開發了韓國的首臺電扇和首部電話。到1970年,該公司又率先在韓國銷售冰箱、電視和空調。但現如今,它僅在洗衣機一種家電領域領先于三星,而之前被搶奪的市場份額始終難以恢復。

          三星最近幾年成為全球芯片和智能手機市場的主導廠商。包括顯示屏在內,其電子業務去年的營收達到LG的4倍,營業利潤更是高達15倍。LG也曾擁有規模巨大的半導體業務,1997至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之后,當該國的電子行業經歷重組時,LG迫于政府壓力退出了這項業務。

          KimDae-won曾經專門撰寫過一篇研究報告,分析了三星與LG之間的戰略差異。他解釋道,三星在2009年決定推出新的高端手機,與iPhone展開直接競爭,這也幫助其鞏固了領先地位。LG最初的反應只是升級之前的產品,發布了新一代巧克力手機。因此,當其競爭對手利用智能手機浪潮攫取豐厚利潤時,LG的手機業務卻只蒙受了兩年的沉重虧損。2010年,該公司的老板離職,接替他的是LG創始家族具氏家族的成員。

          錯過潮流

          由于進軍智能手機市場過晚,LG目前的全球份額不足5%,三星卻高達25%左右。這一領域如今已經越發擁擠,聯想、華為和小米等中國企業和Micromax等印度企業都在展開激烈爭奪。但LG仍在大舉開發高端機型,包括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G4,——這款手機配有高清攝像頭和可選的皮革后蓋。

          曾在三星和LG擔任過管理崗位的ShinMoo-young懷疑,這種噱頭難以真正起到效果,他將LG手機業務的未來比作“HTC的翻版”——這家來自中國臺灣的智能手機廠商也曾占據市場主導。盡管剛剛發布不久,但最近還是有分析師下調了G4的銷售預期,而三星的最新旗艦機GalaxyS6似乎表現不錯。

          由于難以在智能手機市場實現趕超,加之在國內家電領域面臨低價競爭對手的挑戰,LG開始大舉押注新興技術,希望改變這種落后于人的現狀。具體而言,該公司自從2013年以來一直在開發電視機。這種顯示屏的畫質比最頂尖的液晶顯示屏還要銳利。然而,大尺寸顯示屏價格昂貴,工藝復雜,良品率極低。

          新興技術

          LG去年表示,該公司已經在大屏幕的量產技術上取得突破,目前的良品率高達80%。LG2013年推出的首款55英寸曲屏OLED電視機售價高達1.5萬美元,但現在,最新版本的價格已經降至2500美元,與高端液晶電視價格相當。該公司正在積極擴大第二座OLED工廠的產能,并且考慮建設第三座工廠。

          輕薄的OLED顯示屏不需要背光,使得LG可以嘗試透明、卷軸、折疊、曲屏等突破傳統的屏幕形式。LG目前在各類大尺寸顯示屏領域均位列全球第一:短短10年間,該公司的顯示屏營收就增長了2倍,去年達到26.4萬億韓元(263億美元)。

          而具體到小尺寸屏幕,該公司則預計,5年內將有多達40%的智能手機配備柔性OLED顯示屏。LG已經為蘋果等公司供應液晶屏幕。市場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表示,LG在全球智能手表面板市場占據90%的份額,主要源自AppleWatch。

          如今,汽車上配備的電子設備也在逐漸增多,LG也希望充分利用這一趨勢。該公司已經成為全球四大車載顯示屏供應商,他們還為全球最大的20家汽車品牌中的13家供應電動汽車電池,包括電動汽車產品線最為廣泛的雷諾-日產。去年12月,LG與梅賽德斯-奔馳簽訂協議,共同為無人駕駛汽車開發攝像頭系統。LG還在使用OLED技術開發可彎曲的節能光板。

          獨立開拓

          但大尺寸OLED電視機才是該公司最為看重的領域。三星仍在大舉投資顯示屏業務,但在推出大尺寸OLED電視機時卻比LG更加謹慎。日本的索尼和松下已經放棄了合作量產這類產品的計劃。因此,法國里昂證券分析師肖恩·科克倫(ShaunCochran)表示,長久以來,LG首次成為某個零部件領域的領導廠商。

          然而,缺乏競爭反而令LG的進展更為艱難。該公司只能獨自為這類產品開拓市場,吸引零售商和消費者的興趣。外界認為,LG的OLED電視機業務正在經歷巨額虧損。該公司表示,他們自2010年以來已經斥資30億美元投資了生產設施,但要收回這些回報,恐怕要經歷一段漫長的時期。

          即便全世界的消費者都愛上這種外形纖薄、畫質銳利的OLED顯示屏,LG的優勢或許也難以持續下去。三星肯定會利用龐大的資源努力趕超。LG難得在某個領域獨占鰲頭,但要保住這份成果顯然并非易事。



        關鍵詞: LG OLE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峨县| 山阴县| 林西县| 姚安县| 顺平县| 泊头市| 卓尼县| 应城市| 屏东县| 长葛市| 余庆县| 奎屯市| 绥中县| 西平县| 常德市| 沐川县| 海晏县| 鸡泽县| 卓尼县| 盐津县| 饶平县| 佛山市| 余干县| 和林格尔县| 南汇区| 南开区| 剑川县| 田阳县| 扶余县| 平罗县| 汶上县| 周宁县| SHOW| 南充市| 长治市| 顺昌县| 什邡市| 天柱县| 南和县| 寿阳县|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