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解碼格力:看中國制造企業如何闖世界

        解碼格力:看中國制造企業如何闖世界

        作者: 時間:2015-06-17 來源:經濟日報 收藏

          盡管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益,依舊堅持每年投入數十億元用以研發;盡管企業標準已遠高于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但依舊堅持對自己不斷提出苛刻要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5830.htm

          在壓縮機葉輪研發過程中,技術人員在20天內做了上萬次試驗,就是為了找到高速運轉中的一個點,讓空調運行起來更加平穩,振動更小、噪音更低、能效更高。的研發大樓里貼著這樣一句標語:“不成熟的產品不上市,不拿消費者當試驗品”。格力建立了嚴格的企業質量技術標準,并在業內率先推出空調6 年免費包修、變頻空調2年免費包換的服務承諾,在格力人看來,不需要售后服務的產品才是好產品。

          拒絕浮躁、拒絕急功近利,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完美,秉持初心、始終堅持消費者至上。這就是格力人崇尚的“工業精神”。董明珠說,“這是一個企業的本分。”

          陽光制度——

          為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和格力的員工聊天會發現,他們對自己的企業有一種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幸福感溢于言表。

          對格力人來說,企業就像溫暖的家,公司為員工提供了溫馨的環境和生活的保障——廠區綠蔭環繞,生態宜人,不遠處,便是職工的住所。公司先后斥資6億元建設康樂園,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居住條件,實現“一人一居室”,免除他們生活上的后顧之憂。

          “真正打動我們的是公司的軟環境。”生產計劃部的小王很真誠地對記者說。格力有一條成文的規定,任何領導干部的家屬親戚都不得在格力工作,也不能從事與格力有利害關系的事務。身為董事長,董明珠帶頭嚴格執行,她早已習慣了家人的不理解和責怪。在她看來,“企業發展最大的挑戰,不是外部的競爭對手,而是內部的制度建設。企業溫暖如家,但企業不是任何人的家產,公私要分明”。

          格力有個“三公”原則,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公私分明。這個制度嚴管的是干部,為的是給普通員工提供公平的環境;一切按制度辦事,為的是保障多數人的權益。

          “三公”原則讓格力的企業文化很清朗,員工們沒有業務之外的“煩惱”,他們兢兢業業勤奮工作,為企業奉獻智慧與汗水,因為他們知道,個人的命運與企業的命運聯結在一起,所有的付出都會得到肯定,自己會隨著企業的壯大而成長。

          壓縮機制造車間的趙主任在格力工作已有12年,他告訴記者,公司里憑實力說話,不少高職中專生因業務出色,都晉升為生產車間負責人,公司中層干部里,80后已不是少數。趙主任剛來格力時,只有一個高級技工證,在公司支持下,他陸續考出了電工等多個證書,現在還利用業余時間攻讀函授本科。“經常挑燈夜戰,但不覺得苦,因為在格力只要付出就有收獲,值!”他笑著說。

          機會永遠屬于實干的人。在格力,誰有想法創意,誰有真才實學,誰就掌握“話語權”。每個員工都可以就技術創新、工藝改進等提出自己的建議,被公司采用后就可獲得物質獎勵。有奇思妙想,還可主動請纓申報攻關課題,公司對通過論證的項目都給予資源和人力的傾斜。

          此外,公司為員工“充電”做了制度安排,除了開辦格力技術工程學院外,還與國內外著名高校合作,為員工提供再學習機會。公司定期進行內部招聘招納賢才,人才成長、流動十分順暢。去年剛畢業的大學生小徐,被分配到空調四分廠從事出口訂單的生產管理。他說,雖然工作壓力不小,但仍在不斷自我加壓努力學習,他很看重公司內部招聘制度,希望憑自己的本事,爭取未來發展的廣闊空間。“畢業后也常和同學們聊天,他們很羨慕格力給普通員工的機會和平臺。”小徐得意地說。



        關鍵詞: 格力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海市| 岑溪市| 安新县| 额济纳旗| 镇赉县| 五原县| 宽甸| 自贡市| 两当县| 湟源县| 三亚市| 民乐县| 抚顺县| 当涂县| 内乡县| 来安县| 化州市| 阳西县| 山阳县| 丽水市| 阿拉善左旗| 嘉兴市| 图片| 中阳县| 峨眉山市| 蓬莱市| 祥云县| 淮阳县| 通渭县| 霍林郭勒市| 怀集县| 手机| 柳州市| 屯留县| 尤溪县| 沾化县| 天等县| 昭通市| 紫云| 克拉玛依市| 漠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