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格力:看中國制造企業如何闖世界
對格力來說,真正的挑戰是自己。空調行業競爭激烈,技術進步永無止境,要實現領先并永遠保持領先地位,只有突破自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5830.htm格力人經常笑言有“自虐”的情結。格力機電技術研究院第七研究所崔所長說,盡管他們現在研發攻堅的課題已是世界前沿技術,但大家仍在不斷琢磨怎么做得更好,不斷給自己提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格力,依靠核心技術贏得了市場。而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格力人自主創新、自我挑戰的自覺。
工業精神——
堅守“中國制造”本分
放眼全球制造業發展進程,回溯中國制造的優良傳統,立足世界之巔的企業,無不是恪守工業精神的典范。而格力也一直遵循著這一規律,把恪守工業精神作為企業的“鐵律”。
在全球擁有3億用戶,產品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空調產銷量連續20年位居中國第一、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凈利潤141.55億元……
作為領跑者,格力沒有因驕人的成績而任性懈怠,始終堅守精益求精的匠心本分。“如果不能保證質量,寧愿讓出市場。”堅持品質至上的理念,已融入格力人的血液。
為追求完美,格力延遲產品的上市時間。“U尊空調”這款產品采用獨特的無縫感機身設計,不僅美觀,還可使噪音降低至18分貝。最初設計中,外殼縫隙的標準是0.8毫米,已十分出色。為讓效果更好,研發團隊進一步提升工藝,把縫隙減至0.3毫米,為了減小0.5毫米的距離,這款產品上市時間比既定計劃推遲了半年。
為追求品質,格力不惜工本打造堅強的“內芯”。走進壓縮機制造車間,數控機床正在“雕琢”一塊整料,加工生產空調壓縮機的核心部件葉輪。車間主任小趙說,盡管鑄造法生產葉輪更便宜,但格力堅持整料鍛造加工,一塊整料最后只剩下四分之一的精華,但這樣生產出來的葉輪精確度能達到0.01毫米,是行業的標桿。
堅持工業精神,鍛造的不僅是葉輪,更是格力過硬的品牌。
品牌價值并非僅以市場大小論英雄。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說,格力從來不為“今年能賺多少錢”而糾結,格力的目標是打造百年企業,擦亮“中國制造”的金字招牌。
直到今天,董明珠依舊常提起她當年到中東出差的經歷。當時,當地一位經銷商勸她,為了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最好不要打“中國制造”的牌子,哪怕貼個“泰國制造”也好。這句話深深刺痛了董明珠的心。她下定決心,格力一定要用完美的產品為“中國制造”正名。
格力環境模擬實驗室里,時而烈日炎炎,時而風雪交加,在極端條件下,空調性能如何一測便知。格力空調可以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實現零下30攝氏度時的強勁制熱和高溫54攝氏度時的強勁制冷,而這全靠“雙級增焓轉子式變頻壓縮機”技術。為了自主研發這項技術,格力投入1600余萬元,幾十位工程師先后進行了千百次試驗,通過反復驗證,才最終研發成功。憑借這一國際領先技術,格力獲得發明專利19項、國際專利2項,并站穩非洲、北歐等地市場,為 “中國制造”贏得贊譽。記者在格力采訪時,巧遇兩位慕名前來參觀洽談的巴西客商,他們連連贊嘆,能在極度高溫和嚴寒下正常工作的空調品牌世界上屈指可數,格力的質量沒得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