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專家: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迎來黃金十年
“中國半導體出現泡沫了嗎?目前只是預熱,在產業鏈、金融鏈、創新鏈‘鏈融合’的推動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會步入黃金時代。”在11日于西安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半導體封裝測試技術與市場年會上,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表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5729.htm集成電路將迎來“三鏈融合”時代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需要產業鏈、創新鏈與金融鏈的協同推進”,葉甜春開門見山,這“三鏈融合”會給中國集成電路帶來未來十年的黃金發展期。葉甜春認為不管是從政策還是在產業上,中國半導體都迎來“三鏈融合”的時代。
從國家政策看,國家強調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為此,國家從2008年就相繼啟動《核高基》、《集成電路專項》、《新一代無線通信》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啟 動;為加快產業鏈建設,國家自2011年起就出臺“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布并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下稱大基金),也終于激活了金融鏈。
而在產業表現上,葉甜春表示,創新鏈已取得重大突破,產業鏈也發展迅速,但還任重道遠。在創新鏈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奠定了技術基礎,培育了人才和產業體系,為進行大規模產業投入創造了良好條件;集成電路產業鏈尤其是裝備、材料產業領域也初步突破,形成了上海中微、北方微電子、上海微電子等一批裝備、材料企業。
對于廣受市場關注的金融鏈,葉甜春表示大基金任務就是激活金融鏈,引導“三鏈融合”局面形成。他認為集成電路千億投資不多,萬億投資才能達到效果;而當前大基金投入速度太慢,更加重要的是大基金要做到撬動相當于大基金投資資金量2-3倍的社會資金、4-5倍的銀行資金進入產業;因此,他建議大基金具體項目投資占比不超過20%。
對于當前投資的遍地開花,葉甜春表示集成電路發展要集中優勢區域發展、力爭培育出世界級及相應的產業集群。
要有“掙慢錢”和融合發展的眼光
發展集成電路就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葉甜春表示,從事集成電路就要有“掙慢錢”的戰略眼光。
集成電路是國家信息安全和智能制造的核心,必須發展。但不同于互聯網產業,集成電路是典型的重資產、高技術產業,這也確定了這個行業“大投入、大收益,中投 入、沒收益,小投入、大虧損”。面對當前國外領先的技術、投入資金,中國發展集成電路不能計較眼前的短期收益,不能“掙快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