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科技公司正逃離美國股市
據路透社報道,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公司打算從美國股市退市,回到國內后重新上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5316.htm中國股市最近非常火爆,許多中國科技公司的高管希望回歸后能好獲得較高的股價。同時,他們也希望避免能避免法律上的麻煩,因為中國政府已正式出臺法規,禁止受保護科技行業的中國公司由外國投資者控制。
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回歸,將讓華爾街承銷商一項有著豐厚利潤的業務劃上句號。去年,阿里巴巴歷史上最大、規模達25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為華爾街承銷商創造了超過3億美元的收入。
但有些數據的誘惑是難以抗拒的。今年以來,中國以科技公司為主的創業板綜合指數上漲了近1.8倍讓,相比之下,納斯達克OMX中國科技指數同期只上漲了30%。
目前,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公司平均市盈率為11倍,而中國創業板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為133倍。就哪個市盈率更恰當有較大爭論,但中國科技公司的高管經常指責美國投資者不了解中國企業的經營情況。
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游戲公司高管稱:“美國投資者不了解中國游戲公司的商業模式。”該游戲公司正計劃從美國股市退市,并回到國內重新上市。
今年早些時候,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游戲公司盛大和完美時空表示,他們將進行私有化。而網上約會服務佳緣公司和醫療研發服務供應商無錫藥明康德也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啟動私有化進程。
分析師預計,如果可能,還有數十家不太知名的中概股將緊跟上述公司的步伐。同時,這些分析師發現越來越少的中國公司打算在美國上市。
北京廣告技術公司力美科技的CEO舒義指出:“(我們公司)獲得美國投資者興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該公司最近放棄了在美國上市的計劃,現在打算在上海或深圳進行IPO。
周四,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鼓勵更多的海外上市公司回歸A股,尤其是那些有“特殊股權結構”的企業。
中國正在投入資金協助海外上市公司的回歸。中國投資銀行華興資本已經與中信證券合作,募集資金幫助中國概念股退市,以及為其在國內重新上市提供承銷服務。盛京管理咨詢公司推出了一支FOF基金,旨在幫助中國概念股回歸國內股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