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中國制造要突破常規思維
“長遠看,拉美不能止步于初級產品的‘全球供應商’,中國也不能總是充當廉價產品的‘世界工廠’,中國壯大裝備制造業并參與國際市場平等競爭是產業優化升級的方向。”李克強總理在中巴工商界峰會閉幕式上表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5033.htm“這樣蠻讓人感動的,一個總理現在變成最大的‘中國推銷員’,走到哪里都是在講中國,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用自己的行動去實現總理對世界的承諾呢!”5月19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巴西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對于實現總理承諾的方式,帶領格力電器實現家用空調產銷量連續十年世界第一的董明珠認為仍然是堅持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靠技術“走出去”,“這么多年我們走國際化并不是因為產能過剩,或者是自己企業簡單數量級的變化需求,我覺得還是格力有自己的技術。”
在技術領先方面,格力的一些數據很具有說服里:格力電器擁有8000多名科研人員、2個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6個研究院(制冷技術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院、家電技術研究院、自動化研究院、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健康技術研究院)、52個研究所、570多個實驗室;累計申請技術專利14000多項,其中申請發明專利近5000項;近4年,格力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次。
“格力擁有自主創新的所有條件,也有相應的成果。僅僅從專利申請量一個角度就能反映出格力創新能力很強。當然,專利授權量、實施率以及有效專利擁有量等綜合指標更能反應創新實力,這些是中國制造‘走出去’的硬實力。”業內專家表示。
事實上,單從格力四年三次獲得科技進步獎這一件事情上來看,就能夠表明格力專利的質量,格力打破常規思維的技術路徑使得其多項專利都給空調產業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
空調可以不停機運行嗎?常識是,我國電網電壓為220伏、50赫茲,在這種頻率下工作的空調壓縮機的轉速是恒定的,這就是所謂“定頻空調”。由于供電頻率不能改變,定頻空調只能依靠其不斷地“開、停”壓縮機來調整室內溫度。這樣的弊端有三點:頻繁開關壓縮機使得耗電量劇增;壓縮機損耗大;溫度調控不精準,忽冷忽熱,影響舒適性。當空調企業都將定頻視為理所當然時,格力卻打破常規思維,其變頻空調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實現了變頻空調1赫茲低頻穩定運行,極致狀態下4天才用1度電,格力也因此獲得2012年的國家科技進步獎。
空調風是我們必須承受的么?常識是,我們享受了空調帶給我們的清涼,就需要付出代價接受科技帶來的副產品——滲入骨縫的空調風,“空調病”也成為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詞匯。而格力的新品中央空調“翼之戀”有著世界首創的下送側回式氣流組織設計,同時標配智能3D式掃風制風口,極大改善了熱風上浮、冷風吹人的傳統問題,實現了冷暖舒適的空調效果,并以突破性的結構設計和掃風方式、18分貝超靜音向世界展示了格力科技帶來的改變。
空調一定是耗能設備么?眾所周知,建筑是耗能大戶,而空調耗能為建筑能耗主要組成部分。但這種常規思維同樣被格力打破。隨著格力光伏直驅變頻中央空調的問世,空調可以直接利用直流電,省卻了逆變器的環節,比使用光伏+逆變器+空調效率提高了6%-8%,而且,光伏余電能還可以供現在大部分電器如電腦、手機、電視等的使用,多余的電還可以回饋市網,空調成了分布式發電設備。
“我覺得一個企業它不是簡單為了贏利,也不是為了自己生存,一個真正偉大的企業它是能夠創造財富的,這財富就是它能給別人帶來更多的改變。中國有歷史悠久的文明,幾千年的文化,我們要把這樣一個最美的部分展現給世界。”董明珠對格力的突破做出解釋。“我覺得敵人是我們自己,我們有一種不斷挑戰自己的精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