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紫光攜手惠普打造“新華三”背后的陰謀與陽謀
陽謀:清華紫光全產業鏈野心“昭然若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4871.htm其實小編一直很疑惑,在紫光的生態中,新華三到底扮演著什么角色?
眾所周知,兩年前,紫光以15億美元收購了在美國上市的展訊通信,去年又收購了銳迪科微電子。隨即,英特爾宣布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控股公司投資人民幣90億元(約15億美元),獲得20%的股權。紫光被視為中國芯片產業的國家隊。
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除了迅速并購芯片資產外,紫光正在加速IT全產業布局。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新華三目前跟芯片還沒有很強關聯,但未來會有很大關系。他指出,華三的產品在后端、云端,而展訊、銳迪科的產品則是移動端。二者可以通過技術實現戰略關聯。未來幾個月紫光會有新的戰略投資,實現這種戰略關聯。紫光相關人士也表示,此次收購是清華產業逐步實現從芯片設計與制造、軟件與系統集成,直到網絡設備全線的新舉措。
在趙偉國眼中,所有的企業主體都是“優質資產”。展訊是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公司;沈陽機床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機床龍頭,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核心企業;新華三則見證了中國信息化歷程,在中國信息產業中至關重要。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表示,“未來的日子里,大家會不斷聽到清華產業在各個領域和國內、全球的巨頭進行深度合作,包括孵化器和創業團隊,和惠普的合作是全球化的一步。”
未來:華三國資身份落定 有望實現員工持股
不管惠普甩賣和紫光接盤背后有何“陰謀”,此次交易的塵埃落定,對命運坎坷的華三通信來說,無疑是一個最佳的歸宿。
據了解,華三通信最初是華為與3Com組建的合資企業,成立于2003年11月。2006年3Com收購了華為所持華三通信全部股份,2010年惠普收購3Com,華三通信成為惠普全資子公司。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華三通信在國內網絡市場取得了優異的成績。IDC數據顯示,2014年惠普/華三以30.9%的市場份額占據在中國交換機市場第一的位置。同時惠普/華三保持著中國企業級無線網絡設備市場份額第一,以及中國路由器市場份額第三的領先地位。
雖然華三通信的研發、生產和市場均在國內,但其母公司惠普確實一家外資企業。多年來的身份問題,不僅是華三在我國政府主導的網絡設備采購中處于不利地位,還使華三通信內部一度人心渙散。股權多次被賣,華三人從未真正掌握過自己的命運,回歸國有企業懷抱,落定“國有戶口”成為華三人多年的夙愿。
對于新華三來說,收購完成后,不僅意味著國有身份的落定,多年懸著的自主知識產權也被認可。整合后的新華三將會擁有完整而優秀的企業級產品線和國有企業控股身份,成為中國IT市場新的巨頭,向以華為和聯想為首的國內企業提出強有力的挑戰。”
隨著此次收購完成,員工持股問題再次成為矛盾的焦點。紫光集團副總裁張亞東直言:“華三和資本市場對接是早晚的事,將考慮員工持股計劃。”其透露,公司在國內企業網市場中具有極強的話語權,后續將陸續有新的動作和發布計劃。
對于新華三來說,股權的變化將帶來遠期的利好,國有控股的身份將使得他們可以更好的應對國產化趨勢的挑戰。但是短期來說,新華三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人,要收心。產品線,要融合。另外今后成立國企了,該怎么玩,還需要時間佐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