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產業化技術現狀
匹配封裝材料對光譜的折射率定制減反射膜以獲得最佳的實際使用效果是光伏企業技術實力的體現!如何減少電磁波對電池表面PN結輻射損傷以及損傷的有效修復是該工藝的核心技術,處理不好往往導致電池效率一致性較差。裝備方面有連續式間接HF-PECVD、管式直接LF-PECVD。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4391.htm1.5絲網印刷與金屬漿料技術
絲網印刷技術是低成本太陽能電池產業化生產的關鍵技術,其主要技術進步與電極漿料及網版制版技術緊密相聯。電極漿料技術進步是提升電池效率的捷徑,也是一些實驗室技術向產業化轉換的關鍵。根據電池表面擴散薄層方塊電阻、擴散結深以及表面減反射膜厚度與密度等開發相對應的漿料已經成為國際一流光伏企業領先同行的一個有力武器:如摻P的正銀漿料實現低成本的選擇性發射極技術;向漿料中添加添加劑實現80~100um細柵技術;配合超薄片的低翹曲背鋁漿料等等。
硅片厚度不斷減薄、電池面積不斷增大,如何降低碎片率與電池片的翹曲度成為設備制造廠商與電池制造企業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設備方面已經出現能適應120um厚度硅片的全自動印刷設備。
2、存在的問題
工藝方面:盡管太陽能電池制造是一個短工藝生產流程,光伏技術與檢測手段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太陽能電池工藝還不能處于完全受控的狀態。我們無法從電池的不合理電參數來準確判斷問題具體所在,對每一工序質量也還沒有完全行之有效的檢測方法與手段,在線檢測技術遠落后于工藝技術的發展!
設備方面:目前國內外各制造廠商設備缺乏統一接口標準,導致上下道工序之間無法有效銜接,導致較大的時間與資源浪費!物化新工藝的裝備滯后于市場的發展!
原材料方面:原材料市場特別是硅片質量良莠不齊,許多企業缺乏自律性,導致我國光伏產品質量不穩定,行業缺乏統一權威標準與準入制度。
3、發展展望
以硅片為載體的光伏電池制造技術,其理論極限效率為29%。近年來由于一系列新技術的突破,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產業化水平單晶16%~18%、多晶15%~17%,按目前的晶體硅電池效率路線圖與電池技術,提升效率的難度已經非常大。因此有人預言硅電池的市場生命周期,但產品市場生命力的決定因素是其性價比,就如半導體集成電路一樣近一個世紀了仍然離不開硅基,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作為光伏發電主要材料的現狀不會改變,市場主導地位將繼續延續!其特征將會是向著高效率、大尺寸、超薄化、長壽命方向發展。隨著我們對半導體材料與光伏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必將會不斷誕生一些突破性的技術來巔覆傳統、提升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降低系統發電成本,實現光伏發電從補充能源向主流能源的躍進!只是以前這些技術都由國外企業與機構產生。可以預見通過中國廣大“光伏人”的努力,今后這些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將會在我們中國本土企業與科研機構中產生!
光伏發電相關文章:光伏發電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