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火拼智能硬件 300億蛋糕怎么分?
數據與硬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3989.htm不過,與擁有海量用戶、大數據、云計算能力等優勢的互聯網大佬相比,中小創業者面臨的難題是用戶數量、內容生態的短缺。而那些大佬們的玩法似乎更加清晰:通過智能硬件的數據中心、連接器或者核心內容的分發以及中轉站,來掌控整個智能硬件產業鏈的內容或者信息服務。
“智能硬件之所以被稱之為智能,關鍵在于實現了產品與產品之間的對話。”張鵬認為,但整個智能硬件市場目前還需要爆款產品的出現,就像當年蘋果手機引爆了整個移動互聯網市場一樣。”顯然,建立生態是基礎。為此,各大玩家各辟蹊經。比如小米的智能硬件的發展模式即從供應鏈到渠道再到云服務的路徑,有了大量粉絲后,小米開始逐步培育自己的個性服務,如米聊、免費WiFi、小米手環等,這是小米的閉環生態系統。與之相反,電商起家的京東則是通過開放平臺來孵化產業鏈,其眾籌平臺是目前眾多智能硬件創業公司的服務商。據京東金融內部人士透露,“京東眾籌平臺聯合“JD+計劃”,通過創客社區、生產制造商、內容服務商、渠道商等,搭建起京東智能硬件開放生態。這意味著京東不僅是一個籌資平臺,更是一個孵化平臺。”
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創業者要想能夠實現用戶海量,用戶數據必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如目前,松鼠相框入駐了QQ物聯平臺,而其未來計劃捆綁更多的是醫療硬件產品,其目的是獲取更多的數據。
不過,獲取數據僅僅是第一步,互聯網公司造硬件,面臨的挑戰還很多。
杜雪騫坦承,做一個硬件產品比做一個軟件產品的周期和鏈條更長,而且硬件是一個很靠經驗的技術活,任何的試錯都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只有豐富的經驗才能夠避免走彎路,供應鏈等都是繞不開的難題。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將辦公室設在深圳,而不是只派幾個人過去。
而一般而言,目前互聯網公司做硬件最現實的方法是找到一家傳統制造業公司合作。事實也如此,比如百度和361°聯合開發了一款兒童防走丟智能童鞋——防走丟的功能就更加明確,與手機APP連接,隨時定位孩子位置。但問題也會接踵而來,互聯網公司與制造業的思維方式與文化差異很大,如果雙方是采用合資成立公司的方式,那么整合作戰之后的效率還有待觀察。
杜雪騫認為,互聯網公司想做硬件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他們習慣于平臺與流量思維,但是硬件產品卻完全是另一種思維方式。首先是產品定位。因為相對于互聯網,硬件產品的試錯成本要高得多,如果只想通過快速迭代、反復試錯的方式解決,時間成本和經營成本會非常高昂,用戶信任度也將毀掉。
第二個關鍵問題是能否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以深圳為代表,這里的多數制造企業都是靠接海外品牌的ODM訂單生存。此前,深圳智能硬件的創業者早已經過大浪淘沙,產品生產正逐步成熟,諸如手表、手環這類產品已經有多套方案可以供廠商生產。但問題是,目前的大部分智能硬件產品仍然延續著傳統硬件制造業的模式在深圳發展。“方案商+代工廠”是典型的深圳模式,那問題就在于產品本身同質化嚴重。
“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始涌入智能硬件領域,北京和深圳成為了中國智能硬件創業的兩個中心,這其中的關鍵是智能硬件企業既要有懂硬件的高手,又要在軟件與商業模式上創新。如今越來越多的北京智能硬件創業者,選擇在深圳建立自己的硬件團隊或者分公司,以便更好地掌控硬件生產的過程,增強硬件的研發能力。而核心就是解決基于大數據和互聯網的云應用問題。”張鵬指出。
顯然,互聯網時代的研發不再只是產品設計師與工程師做的事情,是對粉絲經濟下的新生態鏈的整體設計,而這不僅僅是軟件與硬件結合的問題,更是對整個生態體系的重塑。在深圳制造圈這樣的場面司空見慣,和智能硬件創業者交流,他們經常談的是產品和細節。比如,他會拿著一只眼鏡告訴你,這幾種材料如何最終粘合在一起,或者如何通過手環實現社交,這里是硬件的天堂。而在北京,人們講述的是資本與商業模式的設計。這是兩種不同的創業文化,而智能硬件,則無疑是這兩種文化的碰撞。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