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Fi闖入無線市場 谷歌謀長足發展
編者按: Fi服務實際就是通過T-Mobile美國和Sprint的基礎設施來出售無線服務,這和國內的虛擬運營商一樣,不過谷歌能玩出什么花樣呢,國內可否向其取經,我認為:國內的大型設備廠商如華為、中興等也可以進入虛擬運營商領域。
對國內運營商的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3596.htm付亮認為,國際上虛擬運營比較成熟,國內目前尚處于試點階段,因此沒有可比性。對于整合網絡問題,國內運營商方面,中國移動一直在尋找三網融合的最佳模式,但是目前為止沒有實質性進展。他認為,谷歌之所以能夠通過“Project Fi”實現切換,原因在于其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輕資產,無線通信并非其核心業務,容易推行。加之,國外的環境比較開放。比如,中國電信在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均推出類似虛擬運營商業務。
“Project Fi”如何實現不同網絡間的“無縫切換”,尚且需要進一步觀察。想要在蜂窩網絡和WiFi網絡間實現無縫切換,對于技術上的要求很高,作為虛擬運營商,谷歌只能依賴運營商為此做出技術創新,最終的決定權還在運營商手里。
谷歌的“Project Fi”雖然沒有來到國內,但是對于國內運營商而言,也許這是一個信號,全球的互聯網企業都在試圖施壓運營商,搶占用戶。對于用戶而言,并不在乎用誰的網絡,只在乎誰的網絡又快又省錢,“降網費、提網速”是增強用戶黏性的最好辦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