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 百變隨“芯” 的隱形俠
當無人駕駛汽車“任性”駛來,英飛凌科技以電子芯片默默撐起這份“任性”,它是這場“任性”比拼中的隱形俠。日前,這位“隱形俠”在京舉辦新春媒體見面會,gongkong小編有幸與它“親密接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3106.htm今年,恰逢英飛凌進入中國市場20周年。199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1999年,從西門子“出走”并獨立,系出“名門”的英飛凌,也有著德企的優良基因:低調而專注。在深耕中國市場20年間,英飛凌赤手打天下,建立起產品線上涵蓋傳感器,微處理器和執行器的三足鼎立,以及業務上的汽車電子、工業功率控制、電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場、智能卡與安全的四大金剛。而今,它已成為歐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汽車電子芯片供應商,同時也在逐步完成從產品供應商到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角色轉變。
2014年,中國經濟步入轉型的深水期,中國自動化領域也因此步入新常態。即便在自動化市場有靚無量的2014年,英飛凌也同樣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2014年,英飛凌營收同比2013年增加了12%,達到43.2億歐元。其中,英飛凌四大業務部均實現了營收、利潤和利潤率的增長,并分別在全球市場名列前茅。
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賴群鑫先生認為,英飛凌營收能夠在世界經濟乍暖還寒之下持續高速增長,源于其對“產品到系統”戰略的切實貫徹。所謂“產品到系統”戰略,就是更深入地了解客戶的系統和應用及其成功要素,預測和引領市場趨勢,助力客戶產品更強大、更具成本效益,并縮短其上市時間,從而提升客戶的競爭優勢。2014年,英飛凌的“從產品到系統”戰略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汽車雷達系統是英飛凌“從產品到系統”轉變的成功案例。英飛凌為博世提供兩款兼容的芯片,用于接收和發送測距雷達信號。客戶無需自己在無塵室里,將兩塊芯片安裝在PCB上。這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也讓中檔汽車的雷達系統安裝變得經濟可行,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大的價值。
眾所周知,半導體產業競爭之激烈,產品技術變革之快,是其它行業所不及的。在一波又一波的產品技術變革浪潮中,英飛凌始終屹立于潮頭,于激烈變化中永續發展。英飛凌的“金剛鉆”就是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創新性技術。
英飛凌,也將這份敏銳與創新技術帶入中國。進入中國市場的20年,是英飛凌持續本土化的20年,在中國先后建立起2個研發中心、2個生產基地以及1個物流中心。如今,中國已成為英飛凌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未來,英飛凌將聚焦物聯網,以智能交通、智能電網、工業4.0相關產業和消費類電子為推手,致力于本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能效和安全的半導體解決方案全球領導者,英飛凌助力物聯網最大程度地減少能源的消耗,并為用戶提供數據安全解決方案,引領著物聯網環境下的創新、可持續的溝通和生活方式,為物聯網的信息安全提供最高等級的安全防護。
在智能交通領域,英飛凌所關注的領域包括:動力總成電子化、電氣化、自動駕駛、交通管理、信號安全、汽車充電及智能支付,并能提供相應的先進解決方案;在智能電網領域,英飛凌功率產品覆蓋從發電、輸電、用電,再到電能存儲等所有環節;在消費類電子,尤其是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方面,英飛凌將關注日常生活的安全和節能。
在工業4.0相關產業,英飛凌扮演著多重角色。作為德國工業4.0的創始成員之一,英飛凌參與討論制定相關的規則;同時,英飛凌也是工業4.0的踐行者。在工業4.0中,高效的電源管理和功率控制、智能的控制系統和接口,以及設備和數據的安全保護缺一不可,英飛凌都能提供相應的半導體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目前,英飛凌的自有工廠正在實施工業4.0,其無錫工廠也正向4.0 創新平臺演進,并研發出更多增值功能,比如全球供應鏈水平集成,面向后道工廠的先進車間控制系統和更高水平的工廠間物流。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月,英飛凌順利完成了對美國國際整流器公司(IR)的并購。收購IR,英飛凌再擴業務版圖,豐富其原有產品線,進一步加強其在功率半導體方面的專長,強化其在整合化合物半導體(即氮化鎵)領域的領先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