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陸戰隊》機器人大白離現實有多遠?
美日醫療機器人案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1473.htm美國
Intouch Health——這家老牌移動醫療公司,實現了美國1萬個社區與診所的互聯。他們的戰略投資方美國頂級機器人公司iRobot的一手為Intouch Health打造了機器人系列,他們稱之為——遠程醫療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可以在社區醫院、患者家、病房等地方發揮醫生替身的作用。一個醫生遠程控制機器人,就能夠長期跟蹤一個患者的生活,監督其生活習慣,為其提供更為徹底的療程。
另外,全美前五的醫療機構Digital Health也在制造自己的遠程醫療機器人。
美國陸軍——美國陸軍的遠距離醫學與先進技術研究中心委托馬薩諸塞州的機器人公司VECNA研發了一種自動化戰地救護技術,最終演變成了戰地協助撤退機器人(BEAR),來實現救護、轉運傷員等整套戰地救護功能。
日本
Twendy-One——日本早稻田大學發明的機器人,和Intouch Health的遠程醫療方向不同,twendy-one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模擬人類護工。這款機器人的手部極力模仿人類,在最初的演示里已經可以撿起習慣、擠番茄醬,預計在2015年投入使用,用來照顧老人和病人。缺憾是定價昂貴——在3000萬日元左右。
豐田——2011年發布了4種應用在醫療護理領域的機器人,用于幫助由于下肢癱瘓等而行動不便的人行走,包括“獨立行走助手”、“行走練習助手”、“平衡練習助手”、“幫助移乘助手”。豐田專務董事井上洋一說:“隨著少子和老齡化的加劇,用于護理與醫療的助手機器人會越來越重要”
安川——2014年發布了康復機器人,輔助患者進行肢體康復。不過他們的產品,更多的是原有康復器材的自動化改型,更符合人體工學,更提高醫護的護理效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