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智能醫療玩法:百度做大腦 阿里要市場 騰訊搶入口
面對日益火熱的醫療健康話題,阿里也按耐不住。2014年1月,阿里以1.7億美元入主醫藥企業中信21世紀,這次收購被視為醫藥電商行業的一次地震。阿里不僅拿到了中信21世紀手里的全國第一塊第三方網上藥品銷售資格證的試點牌照,而且還拿到了后者手里中國僅有的“藥品監管碼”體系,該體系可以實現掃描任何一藥品的條形碼和監管碼,就可以知道該藥品的真偽、使用說明、生產批次以及流通信息。這意味著阿里不僅獲得網上銷售處方藥的許可證,還有了中信21世紀苦心經營起來的國內最大醫藥數據庫。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1216.htm去年國內藥品市場規模突破一萬億,相比電商市場并不遜色,而且隨著我國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這個市場未來仍有較大擴展空間。分析人士認為,阿里自身在電商和快捷支付上擁有巨大優勢,如果能將這些優勢轉化,在醫藥電商方面求得實惠,積累起巨大的醫藥消費數據,或將影響整個醫療和健康領域的信息化標準以及人們的看病習慣。在電子病歷、電子處方、藥物配送、醫保報銷、保險賠付等支付環節阿里將形成自己的獨占地位。
騰訊搶入口
騰訊的布局:2014年9月7000萬美元投丁香園,10月以1億美元收購掛號網;此外還投了繽刻普銳2100萬美元,鄰家醫生天使輪數百萬人民幣。
與百度和阿里不同,馬化騰對于騰訊的定位十分清晰,在今年兩會上他曾說道,互聯網公司都想做傳統產業觸網的連接器,阿里和百度分別從交易和資訊入手,騰訊從通信社交領域入手。
2014年騰訊分別在9、10兩個月內以1.7億美元買下掛號網和丁香園,后兩者分別擁有國內最活躍的病患用戶和醫生用戶。利用在通信和社交方面的優勢,建立病患與醫生之間的連接,從流量入口切入醫療健康市場將是騰訊的進軍策略。
當然,騰訊在醫藥售賣和醫療付費方面也有自己的勢力,與阿里競爭對手京東的合作,依賴微信所發展起來的支付體系,甚至是其微信銀行所構建的金融環境都將有助于其與醫療健康領域的對接,在醫藥售賣和醫療付費方面偷襲馬云的“珍珠港”。
實際上騰訊已經在去年上線了“微醫療”, 目前全國已有近100家醫院上線微信全流程就診,超過1200家醫院支持微信掛號。去年10月,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已率先上線微信全流程就診,以“公眾號+微信支付”為基礎,把傳統醫院的醫療就診服務移植到微信平臺。
TIPS:互聯網醫療相關兩會提案
百度公司CEO李彥宏:
全面開放醫院掛號號源
網絡掛號對方便群眾就醫、提升醫療行業運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建議取消部分地區對商業機構開展網絡掛號業務的限制,借助社會力量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同時,大力扶持各級醫院提升信息化水平,鼓勵醫院通過自身網站為群眾提供掛號服務、進行在線咨詢和交流功能,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分時預約,提升醫院運營效率,方便群眾就醫。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
推進互聯網醫保購藥
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大創新性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鼓勵和支持有網上售藥和醫保定點藥房資質的藥品公司利用互聯網進行藥品銷售及費用結算;并進一步通過全國性的政策法規,以此規范應用互聯網實施醫療保險購藥和結算的全過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