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業界動態 > 錢景誘人 BAT殺進遠程移動醫療市場?

        錢景誘人 BAT殺進遠程移動醫療市場?

        作者: 時間:2015-03-13 來源:it168 收藏

          未來遠程移動醫療將“無處不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0940.htm

          從便攜式血糖監測儀到基于移動網絡的遠程會診,再到為各類慢性疾病患者遠程制定并執行日常治療計劃的社區醫療專業人員分布網絡……如今移動醫療正無處不在。

          國際醫療衛生會員組織HIMSS對移動醫療給出的定義為:mHealth,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例如PDA、移動電話、衛星通信、智能醫療等工具來提供醫療服務和信息,它包括:遠程患者監測、視頻會診、在線咨詢、個人醫療護理裝備、無線訪問電子病例和處方等。

          移動醫療作用明顯意義深遠。首先,移動醫療對老齡人口的治療(尤其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哮喘、關節炎等慢性疾病的治療)更加便捷;其次,移動醫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間斷治療和拖延就醫的情況;再者,移動醫療可通過設備監控患者的治療效果,而不再是依靠患者的自我判斷;通過移動醫療,專家能實現不到現場、異地進行高清視頻網絡問診、指導手術;等等。目前國內移動醫療服務領域主要應用有:遠程教育與培訓、遠程數據采集、遠程監控與管理、針對醫療技術人員的協同診療與護理、疾病與流行病傳播跟蹤及診斷治療以及慢性病與健康管理支持等。

          如目前騰訊正打造微醫平臺,計劃與微信、QQ打通,讓醫院醫生接入即可為掛號網、微信、QQ用戶提供便捷的就醫服務,去年6月微信首家“全流程就診平臺”上線,使對老齡人口的治療更加便捷,也可通過智能監控患者的治療效果。

          繼去年4月入主中信21世紀藥品交易網,挾美國上市之威的馬云近日放言“支付寶將用5-10年時間打造‘未來醫院’”,建立基于云計算、大數據、以患者為中心的移動智能就醫平臺,讓專家能實現不到現場、異地就能進行高清視頻網絡問診、指導手術。目前支付寶打造的“第一期未來醫院”為我們描繪了看病流程“移動智能化”的一幕:你無須掛號排隊,無須眼巴巴緊盯叫號屏,無須為找不到醫生而苦惱,掛號、繳費、候診、取報告單等所有環節都可以在手機上輕松搞定——利用手機叫號終端,患者可以從手機上查詢實時的叫號情況,據此做出合理的候診時間安排;當需要交納醫療費用時,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繳納就診費用;還可以通過手機終端查詢檢查報告……

          而華為重金打造的智真移動遠程會診系統,目前采用真人大小的還原遠端圖像的技術,借用高清清晰的手術過程的實時編解碼,已可使在不遠千里的專家能觀看到與現場主刀醫生看到相同效果的整個過程……

          此外,國內移動醫療App已達2000多款,范圍涵蓋尋醫問診、預約掛號、購買醫藥產品、查詢專業信息等領域,如“春雨掌上醫生”、“用藥助手”、“5U家庭醫生”、“好大夫在線”等。

          

        2014年,被稱為移動醫療信息化元年,可穿戴設備、遠程會診、醫療大數據平臺等新載體紛紛建立,以移動醫療為基礎的云端醫院、未來醫院、空中醫院、小微醫院等新概念層出不窮。資本市場更是熱捧移動醫療,大量VC/PE風投創投機構瞄準了這一領域,而資本的關注更是助推這一產業井噴。

         

          ▲移動醫療APP下載量和移動醫療用戶需求

          許多專家表示,移動醫療將是未來醫療形態,有了移動醫療,有了“云端醫院”,看病將不難,將更加隨心所欲。

          當前,工信部正醞釀出臺政策支持這一產業發展,國家衛計委、食藥監總局也非常看好這一產業前景。

          遠程移動醫療挑戰仍不少

          路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跑出來的。雖然前景無限,未來移動醫療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還有不少。

          國內移動醫療尚未有成熟的商業模式。雖然移動醫療健康行業市場大,但因為體系的復雜性,商業模式并不顯而易見。在國外,一些移動醫療產品已經有商業模式,主要是向醫院、醫生、藥企、保險公司和消費者進行收費。例如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動醫療公司Epocrates為醫生提供手機上的臨床信息參考,2012年營收約為1.2億美金,其中75%來自于藥企,主要是為其提供的精準的廣告和問卷調查服務。但是國內若主要靠藥企來維持,難免又陷入違規牟利的商業怪圈之中。國內移動醫療暫時沒有很成熟的商業模式,這與國家在醫療方面的投入、人們對醫療上面的觀念意識方面都有關系。據悉,美國目前在醫療上的投入占到GDP16%左右,而我們是5%左右,且中國的人口眾多,分配到個人則更少。另外,我國在保險上的付費、政府來付費的產品還比較少,而在美國只要這個產品可以降低疾病風險,提高患者安全或滿意度,提高醫院效率,得到保險公司的強力支持并無問題。而我國醫療價格未呈市場化,商業醫療保險賺錢少不敢過多投入,因而即便市場很大,但可行的商業模式還得繼續進行摸索。

          移動醫療需經過很長時間的布局期和很高的成本投入才有規模成效。比如移動護理系統,一些綜合性醫院因為難以承擔上千萬元的啟動費用以及昂貴的后期維護成本,只在部分科室應用護理移動服務,且不能保證護士人手一臺移動終端,導致系統應用難得到充分發揮。這也急需國家和社會的加大投入。

          技術障礙亦是一個問題。目前移動設備面臨無線網絡信號不均勻、條碼識別率不高、待機時間短等問題,嚴重影響使用體驗和工作效率。同時,國內多數移動醫療沒有什么核心技術和拳頭產品,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規范化、標準化是一大挑戰。比如要實現移動護理,首先需要規范的醫囑術語和護理知識庫,但目前缺乏國家層面的標準。醫院內部基于新型業務的流程和模式尚未建立,應用效益難以評估等問題,也需要一一面對。而移動醫療行業在快速發展中亦產生了各種亂象——錯誤引導、醫療健康知識紕漏、應用健康指導越界、造成用戶健康負面影響等問題已經出現。未來移動健康和醫療這一公眾領域在手機應用上的發展是否會像現在的打車應用一樣被政府政策步步緊逼還不得而知,但由于不符合規范的行業從業者的存在,政府相關部門已經非常注意這個行業出現的問題,即政府監管即將出現,而這將是雙刃劍的效應。還有,中國移動醫療行業想在全球范圍內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與國際接軌,尤其需要符合國際醫療標準。但目前國內許多醫療實踐,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沒被納入國際醫療標準的范疇,缺乏國際制度性規范。

          存在定位不清、移動互聯網屬性不明等問題,也需要注意。很多醫療機構開發的APP,只是單純地把PC端系統搬到移動終端設備上,并沒有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終端的優勢。比如目前大部分移動醫療產品將核心業務定位在預約掛號部分,然而患者到醫院后的診中部分卻是服務空白,需要移動互聯網的系統繼續支持。

          另外,用戶活躍度不高、使用頻次較低,亦使移動醫療叫好不叫座。這些都影響到移動醫療的推廣應用?,F在移動醫療企業仍處于通過不同的產品功能培養用戶使用習慣的階段,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移動醫療產品還需要大量的培植教育。

          移動醫療這條路前方光明、前景無限,但這條路上也布滿霧霾,如何吹散前方的霧霾,還需要從業者、用戶、相關部門多方一起努力,才能全面暴發惠及社會,讓移動互聯網真正“改變醫療生活”。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可穿戴設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贵港市| 玉屏| 黄大仙区| 木兰县| 叶城县| 鄄城县| 呼和浩特市| 凌海市| 舞钢市| 石家庄市| 横峰县| 荔波县| 饶河县| 赣榆县| 南平市| 宁南县| 新丰县| 正阳县| 义马市| 临颍县| 武义县| 滁州市| 兰溪市| 吕梁市| 江城| 花垣县| 连云港市| 东乡族自治县| 航空| 建水县| 贵南县| 公安县| 灌云县| 珠海市| 霍城县| 抚宁县| 云浮市| 两当县| 凌海市|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