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4.0之路與生產線的變革
我們以設備維保為例:以往,企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人力進行硬件維護,以確保其正常運轉。然而,工業4.0和物聯網則徹底顛覆了傳統模式:通過采用能夠自行報告運轉性能的智能設備,制造企業可以實時收集海量數據,利用SAPHANA等高速計算工具進行分析,預先掌握設備性能狀態。隨后,維保團隊再依據實際情況制定計劃并安排人員,對可能出現問題的部分采取針對性措施,避免突發故障造成損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9626.htm總之,工業4.0以生產流程為基礎,聯動整個價值鏈,有能力幫助中國制造企業提升運營效益,化解生產成本攀升的壓力,并以工業智能化推動生產力躍升。
人力資本管理的未來趨勢
與技術和硬件的智能化相匹配,制造業員工的技能和管理水平也要相應提升。然而,人力資本管理卻成為很多制造企業轉型的瓶頸。
2014年,SAP與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共同進行了一項名為《勞動力2020》的全球性調查,覆蓋了5,400多名來自27個國家不同行業的員工和企業管理者,而中國也在此次調查范圍之列。這項調查獲得了很多重要發現:例如,調查顯示,未來三年在中國需求量增長最快的創新技術將是商務分析(158%)、云技術(65%)和移動商務(19%),但僅有33%的員工有望在三年內熟練掌握商務分析的創新技術,而已經掌握這項技能的員工只有16%。
此外,盡管82%的中國高管表示,他們的企業已制定了各種補充性培訓計劃來培養新技能,但是只有27%的員工表示,企業為他們提供了幫助他們發展和提高工作績效的合適工具。顯然,雇主與雇員的供需和認知均存在鴻溝。此外,中國企業也普遍面臨管理人才短缺的問題:僅有33%的企業管理者表示,所在企業制定了重要職位的繼任與連任計劃。39%的管理者表示,缺乏合格管理團隊將限制市場拓展計劃。
在制造業破局時代,企業應當采取怎樣的“人才4.0”戰略呢?我們認為,企業雇主需要采用更智能的方式來吸引、培養和保留人才,建立有效的管理人才培養策略,并將持續學習作為企業成功的基石。面對當下的種種人才瓶頸,制造企業需要制定全面、靈活的人力資源戰略,并確保該戰略與其他業務職能相協調。在這一過程中,智能化的人力資本管理解決方案將保障人力資源戰略的高效實施,這也正是工業4.0理念的題中之義。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