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瀾起科技的酸甜苦辣之2014
“大基金”成立后并購第一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9293.htm2014年11月19日,浦東科投和中電投資(CEC旗下投資公司)聯合宣布完成對瀾起科技的收購,瀾起科技成功從美國下市,正式回歸。
對浦東科投和中電投資來講,能夠在簽約后短短四個月就超募資金,順利完成各項審批程序,除了因為瀾起業績過硬、前景光明,資本層面看好,政府大力支持以外,也與二者的專業和高效有關。對中國芯來講,這是“國家綱要”出臺和“國家大基金”成立后,第一次由國企和央企聯手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紫光更多是國企民營的性質),這個第一案對以后包括國家大基金在內的中國資本在國際并購的成功與否有著重要的示范與借鑒意義!
在這里也介紹一下收購方浦東科投和中電投資。

浦東科技投資有限公司(PDSTI)是一家總部位于上海浦東,面向全球的,市場化專業投資機構。目前,浦東科投的業務范圍涉及多個領域,包括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并購、母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以及債務投資。浦東科投有著豐富的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知識,并曾投資過數家知名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中國電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電投資”)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的全資子公司,是中國電子集團構建和發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金融板塊的核心主體公司。通過構建中國電子科學發展新體系,發展綜合性產業金融體系,積極探索和引領信息安全及智慧健康等新興產業領域的產業投資,中電投資推動和引領了中國電子的產業轉型及升級。中電投資是促進信息產業與金融板塊加速融合和協同發展的核心力量。
在這“國家大基金”成立后的并購第一案背后除了巨頭示范和借鑒意義,對于參與并購案的三家企業也同樣具有重大的意義。“瀾起科技的產品比較單一,但都很有競爭力。”芯片產業知名人士老杳告表示,“國內能夠提供成熟智能電視芯片的公司,目前還只有瀾起科技。收購瀾起科技,CEC可以在智能電視領域一展身手。”此外,顧文軍說:“內存緩沖器芯片,全球就只有四家企業可以生產。而其中能夠量產的,則只有美國IDT、瀾起科技這兩家公司。”
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百強中排名第三的CEC,可以為瀾起科技提供強大的市場資源,加速瀾起科技的發展。而且,收購瀾起科技本身也是CEC布局信息產業國產化極為重要的一步棋。因此,在這并購案之后對于并購各方都有著較為積極的作用。
從以上年初和年終的大事記當中,可以看到瀾起科技在2014年的年初和年末分別經歷了的強烈的指責以及年末并購案對公司利好的喜悅。那么除了這大喜和大悲之后,瀾起科技在2014年同樣還經歷了二次增發成功的幸福,被做空股價動蕩的苦惱,有收到私有化要約的震驚,有中間起起伏伏的波折,有節節高升的業績,更有私有化成功的回歸。
看過瀾起科技的2014年,在2015年初,瀾起科技同樣也有一些最新的動態。在瀾起科技所處的服務器內存領域,在DDR4市場目前的出貨上,瀾起科技已經超過兩家美國公司成為全球第一!可見其發展迅猛。另一方面,瀾起科技再謀IPO,中融國際信托近期發行的一款信托產品,透露了瀾起科技集團醞釀在H股或A股的上市計劃,亦折射出幕后控制人中國電子(簡稱CEC)的資產整合在提速。
瀾起科技在2014年經歷了春夏秋冬,嘗盡了酸甜苦辣。在2015年,相信瀾起科技除了加速資源的整合,在服務器內存市場也會取得不錯的業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