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廠“逃生”:奔向工業4.0
用友軟件機械行業總監曹暉告訴記者:希望以創美工藝為原型,打造供更多制造企業參觀和研修的工業4.0樣板工廠,這需要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物聯網等技術,在設備、控制、軟件、流程等各方面進行智能化改造;未來的愿景是:樣板工廠所有的創新實踐將來都可以復制到其他制造企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8300.htm目前,在用友軟件的協助下,創美工藝已經在MB車間(小尺寸液晶顯示器事業部)搭建了一條智能生產線:這條生產線能根據MES系統(制造執行系統)指令,通過工業軟件拉動設備進行作業加工和物流執行。在生產線的‘頭’有人準備物料,‘尾’有人接收成品,中間從上料到整個加工過程、到成品的運輸和管理,都是自動化的,所有加工設備之間的協同都通過機械手來進行操作,所有設備加工狀態都可以通過MES系統進行秒級實時監控。
曹暉介紹,MES系統的應用,可以讓工廠廠長對生產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在一些傳統工廠,工廠廠長其實無法實時知道生產情況,比如一個車間有幾十臺設備,如果他不去現場看,他可能不知道哪臺設備今天在運轉,更無從知道每條生產線的產量和良品率;以往,這些都需要在生產結束人工統計才能知道,——生產實績的滯后,使管理者無法實時決策和快速進行排產調整。
曹暉介紹,中國絕大部分制造企業還停留在工業2.0向工業3.0突破的階段,很多企業只是實現機械化生產和局部自動化,在高度自動化、全面數字化、柔性智能化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曹多次去創美工藝,觀察到創美在自動化、數字化水平處于領先,自動化率達到50%。創美通過追求生產過程自動化,一些流程盡量用機器來代替人,既避免由于人的不確定性而給生產帶來不確定性,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也希望把工人從這類簡單枯燥高頻度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而是做更多機器無法進行的、現場決策的工作。
金吉光告訴記者,創美工藝的愿景是做工業4.0的產品線,這個產品線是一個可以復制的“樣板生產線”,這一樣板生產線最開始由創美工藝應用,最終能由其他制造業企業來使用。其流程是:客戶下了訂單后,就可以全程監控訂單的交付過程,知道工廠此時是否已采購物料,還是已經將物料準備好并放上了生產流水線加工,包括跟蹤產品發運信息;客戶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隨時“反悔”,即在不同環節,客戶支付不同額度的費用,就可以撤單。而這不但需求前述的智能化+自動化技術,也需要企業財務系統能實時分析出訂單執行每一步所發生的成本,這背后隱含著工廠的管理者對工廠各生產線的精細管理。
工業4.0概念很大,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創美工藝和用友軟件的嘗試,并不是僅僅強調工廠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更希望的是,企業在實行“前店后廠”模式時,工廠保持整個生產流程對工廠的客戶透明化,客戶通過手機對工廠執行訂單進行實時跟蹤,這樣能使工廠的客戶對工廠的控制,像一家企業內部的控制一樣有效和可靠。這個模式比起傳統模式先進太多,傳統模式下,客戶到工廠交貨時才獲知貨物的真實情況。而創美工藝和用友軟件推行這一切,最終目的都是希望能協助工廠,能應對未來工業生產的兩大新趨勢:小批量的訂制化生產趨勢和客戶需求可能迅速大幅變化。
三維掃描儀相關文章:三維掃描儀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