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芯片爆發讓國企在4G、5G“群狼共舞”
芯片制造,拉近與臺灣差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8289.htm中國擁有中芯國際、華虹宏力等半導體制造企業,其中以中芯國際的實力最強、工藝最先進。據IC Insights的數據,2013年中芯國際以4.6%的市場份額據世界第五位。2014年6月高通宣布將采用中芯國際的28納米工藝生產4G芯片,12月高通和中芯國際共同宣傳采用28納米工藝生產驍龍410成功,借助與高通的合作加速了中芯國際28納米工藝的成熟。中芯國際28納米比臺積電落后了兩年,但是相比聯電落后并不大,其40納米制程正與聯電搶奪市場份額,28納米工藝成熟將會導致高通將部分芯片轉單到中芯國際,進一步拉近與聯電的差距。
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由原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和上海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合并而成,是世界領先的8英寸晶圓代工廠。華虹宏力工藝技術覆蓋1微米至90納米各節點。據IC Insights的數據2013年華虹宏力的市場份額居世界第八位。
政府扶持下的芯片業
中國正著力扶持自己的芯片產業,組建了1500億元的資金扶持芯片產業的發展,中芯國際等是被扶持的半導體制造廠之一,高通將部分芯片轉交給中芯國際制造,部分原因正是受到中國政府的反壟斷調查壓力所致,目前中芯國際在工藝上已經形成緊逼聯電的態勢,再加上政府的扶持將能對臺灣半導體制造老二聯電造成更大的壓力。中芯國際這幾年也在提升對大陸芯片設計企業的支持,2013年大陸業務占中芯國際的營收比例已經達到40.4%。
紫光、海思等是被政府重點扶持的芯片設計企業,正受惠于中國手機業的發展。紫光、海思等芯片設計企業對臺灣芯片設計龍頭聯發科已經產生威脅,海思甚至在技術上超越了聯發科。華為手機2014年出貨量達到7500萬同比猛增40%,其明確優先采用自家兄弟企業海思的芯片。
據StrategyAnalytics估計,紫光旗下的展訊2014年Q2憑借著WCDMA基帶出貨量同比猛增170%,超越Intel成為基帶營收份額第三,已經推出TD-LTE芯片并被聯想、酷派等采用,早期曾投資參股印度Micromax并成為它的主力芯片提供商,目前Micromax已經成為印度本地第一智能手機品牌并正在威脅印度市場份額第一的三星;國內這幾年成長最快速的手機企業小米已經與國內的聯芯合資生產手機芯片,憑借小米龐大的出貨量聯芯或將實現史上最好的業績。國內芯片設計企業憑借著各自的優勢對臺灣芯片設計企業龍頭聯發科產生威脅,而聯發科的主力市場正是大陸市場,國內的芯片設計企業在技術和市場上都正在形成對聯發科的優勢。
因此有相關人士認為在扶持政策出臺和行業維持高景氣度的背景下,中國的芯片產業將進入爆發期,其中大陸芯片設計產值有望超越我國臺灣,成為全球第二,僅次美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