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4.0第四次工業革命
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2013年出版了英國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Viktor Mayer Schonberger)所著的《大數據時代》,作者被譽為大數據時代的預言人和“大數據商業應用第一人”。大數據指不再用隨機分析(抽樣調查)法,更不用說經驗、直覺,而是采用所有數據共同分析的方法,大數據的四大特點包括:①Volume(數據量大),②Variety(類型繁多),③Value(價值密度低),④Velocity(速度快時效高)。大數據作為云計算、物聯網之后IT行業又一大顛覆性的技術革命。越來越多的政府、企業等機構開始意識到大數據正在成為組織最重要的資產,大數據分析能力正在成為組織的核心競爭力,麥當勞、肯德基以及蘋果公司等旗艦專賣店的設定位置便都是建立在大數據分析基礎之上的精準選擇。IBM執行總裁羅睿蘭認為,“數據將成為一切行業中決定勝負的根本因素,最終數據將成為人類至關重要的自然資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7636.htm(4)互聯網向物聯網演變
1990年,美國國防部正式取消其專用的阿帕網,互聯網步入全面開放,從上世紀90年代往后,互聯網一直在高速發展。近年興起的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它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其用戶端則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著信息交換和通信聯系,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普遍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據市調公司Gartner不久前預測,2009年全球有25億臺聯網裝置,絕大部分為手機、PC和平板,而到2020年網裝置將超過300億臺,且種類將更加多樣化。物聯網將為所有企業及全球經濟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市場潛力無限,物聯網所帶來的經濟附加總值將于2020年達1.9萬億美元,且橫跨多種產業,其中率先進入的行業為制造業(15%)、醫療護理(15%)與保險業(11%),最終將滲透到每一件市場銷售的產品,它們都具有智能性并聯系入網。物聯網也將大大改變人們的生活,譬如你開著車從儀表盤上便能了解到家里冰箱的溫度、房間的燈是否還亮著、熱水器里的水滿不滿等,每樣東西都將聯網,使你能獲得更多更多的有用信息。
(5)從切削加工轉為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AM-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術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的美國,是基于材料堆積的一種新型技術,相對于傳統的切削加工(材料去除)技術,它源于模型快速制作的需求,故常被稱為“快速成型”技術。25年來增材制造技術(也常稱3D打印技術)發展堪稱日新月異,近年已從快速成型進展到了覆蓋產品設計、研發和制造的全部環節,目前AM已成功應用于空間站、微型衛星、F-18戰斗機、波音787飛機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甚至個性化的牙齒矯正器與助聽器等等,AM可以節省人力、節約材料,并正催生“個人制造”(PM-Personal Manufacturing),提供一種嶄新的創業模式,在制造領域掀起一場革命,引起世界矚目。
據Wohlers Report報告,世界增材制造技術市場(3D打印行業)已從1994年的2億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5億美元,并可望從2015年的16億美元,提升至2018年的134億美元。市調公司Gartner 發布的最新預測指出,2015年全球3D打印機出貨量將達21.7萬臺,比2014年翻了一番,最近幾年將繼續成倍增長,預期到2018年可望超過230萬臺,擠制成型材料支出則將從2015年的7.9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69億美元。3D印刷技術單次可生產大約1000 件個性化產品,故而3D打印技術具有無可估量的巨大潛力。美國3D打印機業由奧巴馬總統在國會上呼吁要注意發展而風頭正盛,中國影響所及也有了興起的苗頭,但尚未形成產業生物鏈。
(6)C4工業革命引領電子工業前進
據市調公司IC Insights最近報告,世界電子設備業近年平穏增長,2013年增長4%,2014年成長5%,達1.49萬億美元,同期半導體分別增長4%和7%,達3485億美元。Gartner公司日前又對半導體預測作了上調,2014年世界半導體市場比上年成長7.2%(第3季曾預測增長6.7%),達3380億美元,并預計2015年將繼增5.8%。WSTS的最新預測則稱,2015年世界半導體市場將繼上年成長9%以后速度放緩至3.3%,達3445億美元,并預期2016年續增3.1%,達3553億美元,較為悲觀一些。
外媒最近期待2015年的CES(消費電子大展)上會展出Android TV、更多更便宜的4K電視、LG曲面手機、3D打印技術以及大量的可穿戴設備。又據IDC市調公司預測,2015年世界IT和通信消費市場將增長3.8%,達3.8萬億美元,且大多由新興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及物聯網等所驅動。其中無線數據通信增長13%,達5360億美元;智能手機和平板的火爆銷售均將降溫,但市場仍將達到4840億美元;可穿戴設備還不會有大起色,預計銷量在4000~5000萬件;微軟公司日前提出了“移動為先,云為先”的戰略口號,2015年云計算消費將達1180億美元,2018年可望達到2000億美元;大數據包括軟件、硬件和服務的消費將達1250億美元;物聯網因涵蓋范疇實在太大,預期將成長14%,達到嚇人的1.7萬億美元,預期2020年更將達到3萬億美元,其中智能嵌入式設備將占到三分之一。
“智能化”近年正逐步滲入各工業生產領域,不同生產行業的“智能化”都離不開計算機或嵌入系統提供的運算處理以及自動控制、網絡通信等等功能,因此,在各行業向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肯定將促進電子產業的“再發展”。
根據市調公司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統計,全球工業物聯網預計可望在2025年創造出3~6萬億美元的厐大市場。這將為半導體廠商帶來大好機會,因為智能化、通信、傳感、自控作業以及環保等都是物聯網的關鍵特性,而這些特性最終將轉化成對微處理器、無線組件、傳感器、電源管理等嵌入技術的巨大需求。又據市調公司Gartner最新報告稱,與物聯網有關的處理、傳感及通信用半導體勢將成為半導體市場中增長最快的產品之一,預測2015年將激增36.2%,遠高于整個半導體市場的5.8%。物聯網半導體中以處理用半導體為首,2015年營收可達近76億美元,傳感器增長最快,高達47%。物聯網物件數可達幾十億,將有力地牽引軟件、服務以及半導體的需求,物聯網用半導體的發展目前將主要由消費(智能電視、機頂合)、工業、汽車、醫療等各業產品作為互聯網物件加以驅動,其未來發展可參閱圖1。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可控硅相關文章:可控硅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