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物聯網引領芯片廠商創新
目前,各國政府都在大力推廣風電、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車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這些也是我們看好的提高能源效率的新技術。為可再生能源及其應用開發出優質性能的功率器件是對半導體公司的挑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7420.htm對于半導體公司來說,存在的技術挑戰主要有三個方面:如何降低半導體功率器件的使用損耗;滿足更高的允許工作溫度和更好的散熱;提供更高的功率周次和溫度周次以適應變化的負載。
攻克這些技術挑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更低的功率器件損耗,更高的系統功率密度,從而提升終端設備的能源效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應對中國發展綠色節能型社會的需求及未來趨勢。
目前,英飛凌開發的導熱界面材料TIM專業生產線已投產,基于客戶的強勁需求,英飛凌目前正在計劃擴展其產品范圍,包括62 mm、 EconoDUALTM 3、PrimePACKTM、EconoPACKTM 4 以及Econo 2 和 3 模塊系列, Easy 1B 和 2B以及 IHM / IHV 產品系列則計劃于 2015 年推出。
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數據中心需要高能效電源
國內的環境污染中35%左右的PM2.5是由汽車造成的,而且傳統燃油汽車的能源效率非常低,汽車的化石燃油消耗對國家的能源安全產生重大的影響,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剛剛過去的九月份,國內單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了美國,獨冠全球,而且未來更具潛力。
Vicor看好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數據中心這兩個快速發展、極具潛力的行業,目前公司已經有成熟的產品和配套的解決方案面向這兩個應用領域。
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最大挑戰在行駛里程和充電兩個方面。在電池容量一定的情況下,如果整體轉換效率越高,那么單次充電行駛里程也就越遠。Vicor能夠提供業界領先的高壓電池轉12V電池的2.4kW DC/DC轉換方案,以高效和超高功率密度為新能源汽車助一臂之力。
綠色數據中心:數據中心的能耗占全國總電能比越來越高,數據中心的PUE值是一個衡量能源效率高低的標志。國外一些大公司的數據中心PUE已經低于1.5,在這方面,國內企業還需要在多方面優化。數據中心至少50%的能耗為IT設備,而其中40%的電能消耗又為服務器。提高IT設備的能源效率是實現綠色數據中心的重要方面。高壓直流是一個重要的提高能源效率的途徑。Vicor高效的高壓直流380V轉48V,48V直接轉到CPU電壓能夠有效提高服務器的效率和密度。
可穿戴的快速和精確還有優化潛力
ADI公司亞太區醫療行業市場經理王勝:可穿戴設備本身是很寬泛的概念,覆蓋各類產品形態,包括傳統便攜設備如手表,也包括在非設備類的穿戴產品中附件上各類傳感器進而成為可穿戴設備的范疇,例如衣服鞋帽等。可穿戴設備所提供的功能目前多集中在工具類(如GPS,環境等)和運動健康類(如計步,睡眠,心率,體脂分析,以及血氧等)。
目前的可穿戴設備現狀有如下幾個特點:
1.整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還是在啟動培養階段,例如功能的豐富性,結果實用性及服務性特征等,都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2.很多功能及性能實現還需要進一步的技術突破,例如,功耗,體積以及使用的方便性等;
3.開發可穿戴設備的公司越來越多,幾乎所有的品牌手機廠商都在進行著某種形式的投資及開發;
4.越來越多的IDH參與到相關技術的研發,尤其是在軟件數據處理方面。
就目前的市場應用情況及技術發展來看,對于運動的檢測及計量相對成熟,但是對于運動狀態和相關生命體征信號的快速及精確的監測目前還有改進的空間。例如光電法測量體征信號如心率、血氧含量及其他健康指數等,這需要更新的光電傳感器技術以及相應的系統級數據處理技術,其中包括日常運動情況下的持續準確測量以及采集到數據的后臺融合及分析使用等。除此以外,硬件體積及功耗的控制也一直是設計挑戰。
在可穿戴電子領域,ADI擁有一系列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例如支持多種便攜式醫療保健領域的高精度、低功耗片上計量儀ADuCM350,已在國內和國外的幾家有代表性的大客戶中取得里程碑式的進展;突破性的超低功耗3軸數字MEMS產品ADXL362在運動檢測喚醒模式下功耗僅為300 nA,其超低功耗的特征是可穿戴運動監測設備的理想解決方案;低功耗、單導聯、心率監護儀模擬前端(AFE) AD8232,專為滿足新興的健身設備、便攜式/佩戴式監控設備和遠程健康監護設備的ECG信號調理要求而設計;除此以外,在迎合可穿戴設備中電源管理特定的低功耗、小體積及低成本方面,例如ADP150、ADP160等,在可穿戴市場都有很好的表現。尤其是在光電法測量生理體征信號方面,ADI的ADPD系列傳感器及信號處理方案,正在被幾乎所有大的品牌客戶設計使用。
挑戰不是制造設備,而是讓用戶愿意每天穿戴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嵌入產品事業部高級市場總監 Amit Gattani:促進可穿戴市場發展的重要技術因素包括:低成本固態傳感器的爆炸式發展、低能耗/中數據速率無線解決方案(例如藍牙智能)的成熟、在極小空間內實現高容量存儲和高處理能力的半導體封裝和制程的進步、柔性電路板、蘋果和谷歌等軟件供應商大力將iOS/安卓應用程序生態系統擴展至可穿戴設備領域(采用類似Health-kit和Android Wear的擴展程序)。這些趨勢推動著生產企業在可穿戴設備的外形、匹配度和功能方面進行創新。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逆變器相關文章:逆變器原理
可控硅相關文章:可控硅工作原理
pwm相關文章:pwm是什么
逆變器相關文章:逆變器工作原理
比較器相關文章:比較器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