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業界動態 > ST突破制程瓶頸 MEMS元件性價比大躍升

        ST突破制程瓶頸 MEMS元件性價比大躍升

        作者: 時間:2014-11-18 來源:新電子 收藏

          微機電系統()感測器制造技術邁入新里程碑。意法半導體()宣布成功結合面型微加工(Surface-micromachining)和體型微加工(Bulk-micromachining)制程優點,研發出兼具成本效益與高精準度的新一代專屬制程--THELMA60,并已用于加速度計和陀螺儀生產,可望大幅提升元件性價比,開創新的應用市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5531.htm

          意法半導體執行副總裁暨類比、MEMS及感測器事業群總經理Benedetto Vigna表示,該公司最新的THELMA60面型微加工制程將開啟慣性感測器發展新紀元。過去,許多要求高靈敏度感測的高難度應用,如植入式醫療元件,以及用于航太系統和震波探索(Seismic Exploration)的高階感測器,過去只能使用體型微加工技術制造,如今THELMA60面型微加工制程誕生將扭轉此一局面,讓這些應用所使用的感測器更具成本效益。

          Vigna進一步指出,在革新消費性慣性感測器市場后,意法半導體將以此一創新技術,改變高階感測器應用市場賽局。目前已有一些設計成功導入THELMA60面型微加工制程,并開始進入量產。

          以往,半導體制造商在量產三維(Three-dimensional)MEMS元件如加速度計、陀螺儀、麥克風和壓力計時,主要仰賴面型微加工和體型微加工兩種制程;而前者被認為具有較高的成本效益,后者則多用于量產靈敏度和精準度較高的感測器。

          市場研究機構Yole Developpement總裁暨執行長Jean-Christophe Eloy分析,不少半導體業者曾試圖將適合生產高精度、高靈敏度感測器的體型微加工制程,用來因應成長中的物聯網、消費性電子及行動市場對更高量產效益的要求,但都無功而返。意法半導體THELMA60面型微加工制程,則突破此一瓶頸。

          據了解,MEMS元件中可動結構的質心(Mass)尺寸大小與感測靈敏度息息相關。一般而言,面型微加工制程系在矽晶圓上形成一塊大約25微米厚的結晶層,以此做為MEMS元件可動結構的質心;而體型微加工制程則是直接在矽基板上建造微結構,因此可動結構的質心較厚,靈敏度和精準度也較好。

          意法半導體THELMA60面型微加工制程,則是將前述結晶層厚度增加至60微米,因而可達到以往只有體型微加工制程感測器能展現的靈敏度等級。



        關鍵詞: ST MEMS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泉市| 台湾省| 安塞县| 滕州市| 泰安市| 凤阳县| 买车| 平度市| 乳源| 法库县| 许昌市| 延长县| 柘城县| 象州县| 玉门市| 鄯善县| 青冈县| 凤阳县| 龙海市| 会昌县| 兴山县| 怀集县| 禹州市| 当涂县| 阳信县| 灌云县| 宁蒗| 巩留县| 元阳县| 高唐县| 阿拉善左旗| 兴城市| 平顺县| 靖西县| 南安市| 昌乐县| 县级市| 拜泉县| 通许县| 宜宾市|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