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化嚴重 未來智能穿戴如何創新
在第一款智能手環出現在市場的之后,許多廠商紛紛推出自家的產品,通過國內某知名科技媒體的只能手環品牌排行榜中可以看出,前三名分別為華為、Jwwbone、以及三星電子,這三個品牌從發售之日其就有著客觀的銷售量。但是我們發現很多的的智能手環包括一些小廠生產的,同質化非常嚴重,從功能上到外觀幾乎可以稱為姊*產品,這樣就造成了用戶對產品的選擇盲目和同位產品競爭力降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4779.htm

觀察市場上的智能手環產品,其功能大部分只有計步器、信息反饋、心率和時間功能,通過一些軟件的支持,讓這些功能為用戶提供幫助。對于現在的人們來講,這些功能僅僅可以為用戶提供不拿出手機而已,而心率功能的使用人群更加狹隘,誰也不會上班的時候測心率,所以這個功能對于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講算是比較雞肋的。
對于像聯想這樣的大廠商來講,智能手環也不可避免的落入俗套。在近期,聯想預計推出的SW-B100智能手環產品,從外觀上看與其他廠商生產的相同,顯示屏與表帶揉為一體。在功能上,聯想智能手環主要具有記錄用戶的健康數據,同樣是記錄走路步數、心率等。目前該手環支持安卓4.3以上操作系統,當然對于iOS7.1或更高版本的蘋果移動產品也是支持的。可以想象一下,聯想的這款產品又和小米有哪些不同呢?可能在普通消費者嚴重,聯想智能手環和一些同位產品一樣,目前官網還沒有價格放出,如果價格低于其他智能手環產品的話,可能會有所考慮。
那么,智能手環如何在同位產品中脫穎而出,很多廠商已經考慮了。10月17日蘋果發布會中庫克所介紹的applewatch智能手表,雖然該產品名字和外觀都是手表,但是其主體功能和智能手環雷同。在功能上也僅僅是通過一些不痛不癢的軟件來盡量區別別家的產品。但是applewatch可以搭載蘋果產品來進行銷售,而一些小廠智能手環沒有軟件作為后盾,所以功能的缺失顯得尤為明顯。
只談國內的智能手環發展現狀,從小米手環發布起就開始了一次大爆發,隨著越來越多的同位產品出現在消費者眼前,過于同質化的智能手環也讓消費者感覺到了疲勞。現在各個廠商的智能手環外觀和功能太過雷同,讓用戶產生視覺疲勞也是必然的。消費者不再關注品牌與功能,而是轉向價格,這對于智能手環這樣剛剛興起的行業不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在國內關注個人健康的意識還僅僅存在于電視前的大爺大*們天天看養生節目的階段,而智能手環雖然可以對自己身體進行簡單的數據收集,但是像走了多少步、每分鐘心跳多少這對于用戶并不起作用,所以現在的智能手環不能在原有的生活規律中提出建議。
有人說蘋果的iwatch續航一天,或者某某廠商的智能手環續航70小時等。其實這樣是一個物理層面上的制約,現在的智能手環基本上采用了紐扣電池和鋰電池供電。在國外有人針對該現象做了調研,大部分用戶對續航一周的智能手環都會感覺厭煩,更何況更短呢,當然也不排除粉絲效應和整個生態閉環的完整所帶來的銷售量。
這么說智能手環,好像這個東西太糟糕了,但是這也是目前只能手環的弱項。之所以很多人關注智能手環,都是想將自己的生活方式交給第三方去處理,這樣來獲得建議反饋。所以,建議廠商們在同質化過剩的智能手環中進行變革,把智能手環變成真正的用戶生活收集器,來幫助用戶解決更多的,沒有時間解決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