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業界動態 > 何其相似 OLED會重蹈等離子覆轍嗎

        何其相似 OLED會重蹈等離子覆轍嗎

        作者: 時間:2014-09-17 來源:騰訊數碼 收藏

          9月16日消息,騰訊家電獲得獨家消息稱,長虹將在近日對外公布剝離長期處于虧損的等離子業務。而在半個月前,LG電子也宣布將徹底關閉等離子電視業務,三星則明確表示在今年11月30日之前,停止生產等離子電視機。作為此前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電視機生產商松下去年也已全面退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3062.htm

          一旦長虹正式放棄等離子業務,意味著與共存十多年的等離子電視將會徹底消失。等離子電視并非是因技術落后而被淘汰,甚至曾在色彩還原、可視角度、運動圖像拖尾方面優于,多位資深的彩電技術專家為此感到惋惜。

          為何一個曾經技術領先的產品最終被企業和用戶所“拋棄”?目前被彩電企業認為下一代電視顯示技術的是否又將會步等離子后塵呢?

          曾經的寵兒因技術壟斷而黯然退場

          在2006年,等離子與因為輕、薄、色彩鮮艷、圖像顯示效果逼真等優點,全面替代了體積笨重的CRT電視,這是歷史上彩電的一次重大技術突破。等離子和液晶也被統稱為平板電視,此后受到企業和用戶的追捧。

          2005-2007年,等離子經歷了輝煌時期,等離子和液晶兩大陣營展開了3年的較量和比拼,掀起了一輪輪的技術和輿論之爭。等離子陣營以松下、日立、先鋒等為代表,液晶陣營以夏普為代表,兩方都分別分別掌握了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技術,以及相應面板生產。。

          等離子方認為,由于其主動發光的顯示原理決定了等離子電視從畫面的層次感到色階的過渡都很自然,觀看時的用眼舒適度甚至還優于液晶電視。但液晶電視方認為,等離子的缺點是難以覆蓋更多尺寸。因此,市場上曾出現了以42英寸為分水嶺的格局,42英寸以下幾乎被液晶電視占領,42英寸以上更大尺寸等離子電視更占優勢。

          隨著液晶電視技術逐漸被三星、LG掌握。液晶電視面板產量越來越大,成本隨之越來越低。直接導致一批國內彩電品牌TCL、海信、康佳、創維等紛紛倒戈,向LG、夏普、三星采購液晶面板,逐漸收縮等離子電視產品,而生產液晶電視。

          更為關鍵的是,索尼作為松下曾經最大的等離子面板采購商,為了不受制直接的競爭對手松下,選擇了與三星合作投資S-LCD液晶面板工廠。“曾一直作為是電視技術風向標和引領者的索尼電視放棄了等離子,讓等離子的風頭湊減。”原松下等離子事業部相關人士表示。2008年-2009年,先鋒、日立等相繼宣布退出等離子電視業務,形成松下“單打獨斗”的格局。這也直接導致2010年后,等離子電視出貨量突然停止增長。長虹也一路跟隨松下力挺等離子,但由于等離子技術一直被松下所壟斷,長虹無法在等離子技術上有大的突破,這也導致長虹等離子生產線難以量產而最終以失敗告終。

          其間,松下一直未放棄等離子,甚至一度欲扭轉在電視的尷尬地位。2008年受奧運會賽事的刺激,等離子在大尺寸以及動態畫面無拖影的優勢,曾在市場一度反彈,但于事無補。

          上述原松下等離子事業部的人士也認為,松下對技術的固守自封而寡不敵眾,“松下如果2007將等離子技術放開,這一曾經領先的電視技術將會一直成為液晶電視最大威脅者。”

          謹慎電視步等離子后塵

          液晶電視獨霸市場后,盡管出現LED等電視產品,但都僅是在液晶電視技術基礎上的延伸。目前,被業界認為是未來新的電視顯示技術,一直被LG旗下面板公司LGD,以及三星所掌控。

          三星、LG電視公司在OLED電視上展開了長達3年的專利技術之爭。但這一狀況卻在今年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隨著去年年底三星將OLED電視的戰略偏移,今年開始,三星電視春季新品則少了OLED的身影。目前,在OLED電視上,LG與此前松下在等離子技術上一樣,成為了“孤獨者”。

          OLED產品設計的最大特點是超薄和曲面,因為OLED自發光特性,OLED電視可以做到非常薄,LG此前推出的OLED電視最薄處可以達到4.3毫米。LG電子市場部部長許今花曾對外表示,真正能實現曲面和超薄的只有OLED。目前,LCD面板雖然也可以做成曲面,但容易產生漏光現象而導致畫面不清晰。

          但在下一代顯示技術上,更多彩電企業并不希望由一家企業所壟斷,并寄望在新的起跑線上自己成為新的王者。今年5月,曾經欲與松下在OLED合作的索尼最終還是暫時放棄了OLED,并推出了曲面屏的4KLCD面板液晶電視,唯一的缺陷在于機身比OLED電視厚。

          目前,由于OLED技術難以大規模量產,成為擺在LGD公司面前的攔路虎。根據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預測,預計今年中國市場4K電視今年將達到990萬臺,2016年將達到2350萬臺。OLED出貨量預計僅有6萬臺,2017年將達到150萬臺。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LGD如果不快速突破量產問題,或者將自身的技術給予開放,尋找更多的戰略伙伴,OLED最終或重蹈等離子覆轍。”一位彩電人士認為。



        關鍵詞: OLED 液晶電視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门头沟区| 治多县| 太仓市| 西乌| 巨野县| 临夏县| 化德县| 炎陵县| 五指山市| 太谷县| 嫩江县| 海盐县| 无为县| 马鞍山市| 莒南县| 屏南县| 黔西| 青铜峡市| 邵阳市| 原平市| 宁远县| 芮城县| 思茅市| 庆安县| 丁青县| 台前县| 玛纳斯县| 建瓯市| 阆中市| 大城县| 长寿区| 赞皇县| 丰城市| 仙桃市| 神木县| 靖远县| 枣庄市| 肥西县| 农安县|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