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重金扶植半導體臺產業聚落不畏競爭
大陸政府大舉扶植其本土半導體產業,臺灣半導體產業更憂心其重金挖角人才或收購競爭力同業,從而急起直追;不過,也有業者認為,臺灣半導體產業具備完整的產業聚落,同業之間競爭劇烈,累積了難以取代的knowhow,大陸半導體產業短時間難以完全復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2721.htm愛德萬總經理吳慶桓表示,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雖積極,但短時間內還無法建立完整半導體上下游聚落,對臺灣半導體產業領先仍有信心;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表示,半導體本來就是全球競爭,人才的流動也是正常經濟現象,并且從供需情況來看,大陸加入對產業將是短空長多,產業不必過于悲觀看待。
大陸政府有計畫扶植其本土半導體產業,重金砸下高達人民幣1,200億元建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做為建立先進制程產能、進行大陸產業合并,以及收購海外企業之用,加上其終端品牌崛起優勢,可望帶動大陸本土半導體產業迅速躍進。
此舉也引起市場高度關注,特別是臺灣半導體產業更憂心大陸半導體廠借著強勁資金,挖角大批技術團隊,或透過購并競爭力強的同業迅速追趕。有業者表示,大陸透過整合IC設計廠,帶動晶圓代工技術前進,中芯國際更將切入28奈米制程,并獲得高通(Qualcomm)下單。
對此趨勢,半導體測試設備龍頭愛德萬(Advantest)總經理吳慶桓表示,大陸半導體產業會走出自己的路,但未必有能力復制臺灣半導體產業的成長模式,例如兩岸思考文化就有所不同、專業人員的忠誠度也有差異。若人員流動率高,很多knowhow難以傳承,這并不是挖角一兩個人或團隊就能迅速達成的。
他表示,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了20年,完整的產業聚落仍具備強勁競爭力,大陸目前已整并了上游IC設計,但尚未有具規模與技術能力的封測產業支持,連傳統封裝的產能都很少,還需要至少3~5年建立起本土半導體產業群聚。
封測龍頭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則表示,從需求情況來看,目前全球半導體從晶圓代工到封裝,供需是相對平衡甚至有些吃緊,大陸半導體產業加入,對整個產業來說會是短空長多;短時間內雖可能造成部分供需失衡,但未來物聯網(IoT)、穿戴式裝置市場量將快速成長,半導體產業現有產能不足以因應,大陸半導體產能加入,對產業來說是好事。
而對于人才被挖角情況,吳田玉表示,半導體本來就是全球競爭,即使是臺灣的同業之間競爭也十分劇烈,人才流動是經濟現象,產業本來就無法也無須干涉,且競爭并非壞事,對產業來說是正向的,無須悲觀以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