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核DSP助RNC提升分組處理能力
業界領先的TEMPO評估服務 高分段能力,高性能貼片保險絲 專為OEM設計師和工程師而設計的產品 Samtec連接器 完整的信號來源 每天新產品 時刻新體驗 完整的15A開關模式電源 DSP是對數字信號進行高速實時處理的專用處理器。在當今的數字化的背景下,DSP以其高性能和軟件可編程等特點,已經成為電子產業領域增長最迅速的產品之一,人們對其性能、功耗和本錢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迫使DSP廠商開始在單一矽片上集成更多的處理器內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7525.htm由于與頻率提高相關的功耗/散熱問題日益突出,指令級并行架構(ILP)及存儲能力已近極限,硅芯片已難以支撐處理器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在單芯片上集成多個核,每個核同時處理多條線程而非不斷提高處理器時鐘速度,已是業界共識。TI認為,通過改進無線網絡控制器(RNC)的分組處理功能,是滿足無線網絡數據及語音流量大幅增長以及應用多樣性需求的可行之道。
基站控制器(RNC)直接影響到移動用戶的通話和使用效果,為此,TI 采用多核DSP替代以往由通用處理器和RISC執行的功能,開發出一套可進行高效分組處理的低成本方案TMS320TCI6486,從而在不額外增加RNC的情況下實現網絡優化。TI高密度與核心基礎局端DSP產品全球業務總經理John Smrstik表示,基站控制器的核心有兩個要素:一是高性能的數據處理能力,二是非常低的功耗。與業界其它高端處理器相比,TI的多核處理器兼顧了高性能和低功耗。
影響當今RNC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兩個:高性能數據的處理能力和低功耗特性。高級分組驅動型處理的關鍵在于數據包的接收、處理和發送,因此并行能力、內存大小以及功耗一直都是處理器的瓶頸。此外,并行需求的存在還使得運營商不得不面對處理器價格的壓力。因此,系統的架構需要能夠針對數據包類型進行分組處理進行優化,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整體效率。
僅靠單核處理器似乎已經跟上并行計算的需求變化。一個主要的趨勢是,為了繼續滿足摩爾定律,業界紛紛拋棄一味通過提高處理器時鐘速度采用“超級單核”來提高處理性能的做法,轉而采用多核架構,以便獲得性能和功耗上的雙重優勢。RNC市場也是如此。對于RNC來說,采用多核或許還有另外一層原因。對于未來以包處理為主的RNC來說,要處理不同類型的數據包,將他們分別交給不同的內核進行并行處理,無疑將擁有更高的效率而由于采用了根據摩爾定律采用更多晶體管以便在單顆芯片上集成多個內核的技術,運營商可在不增加資本開支或運營開支的同時實現網絡優化。
TI的6核3GHz器件TMS320TCI6486擁有極佳的性能功耗比,可通過并行處理來實現性能可擴展性,并允許多個內核在單芯片上處理多條線程。同時TCI6486還可通過器件共享硬件隊列來提升分組驅動的處理性能。Smrstik透露,TI新一代DSP功效是前代產品的2-3倍,在內存方面也有3倍的增加,另外在接口的帶寬方面也有大幅的提高。
操作系統對多核DSP應用是個關鍵因素,除TI提供的實時操作系統在資源、內存實施實時管理外,TI眾多的第三方合作伙伴也在應用層面上設計開發出相關軟件以方便用戶針對多核DSP的應用。 Smrstik認為,DSP+MCU方案更適用于對成本比較敏感的消費電子產品,而在高性能處理能力的實現上多核DSP最為可行。通過大量智能化的設計盡可能去除額外消耗功耗設計、采用90納米工藝的TCI6486只有4瓦的功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