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5型圖書監測儀常見故障排除
下面根據JX-5圖書監測儀的原理圖,分析解說監測儀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故障1:監測儀不報警,發射電流表指示為零,檢查+40V電源BX2保險熔斷,更換1A保險后仍無電流。打開機箱用萬用表測量+40V電壓為零,拆下+40V電源調整管CD77-1B(實際是MJE2955)測量發現損壞。更換相同型號的(放大倍數是60)并且重新微調3W1使電壓輸出在+40V即可。分析:JX-5圖書監測儀的電源設計比較簡陋,長期工作時發熱嚴重,是故障的多發點。所以在更換時要選用Vce≥300V,Icm≥15A,80≥β≥50的優質大功率管。
故障2:監測儀不報警,發射電流表指示為零,發射保險BX4熔斷,更換2A保險后仍無電流。用萬用表測量±40V電壓正常,檢查2L3電壓只有2V左右(正常值為交流30V),測量2G2,2G3各腳電壓,其中2G2的基極與發射極之間電壓為零(正常值0.3V),拆下后發現擊穿損壞,更換后正常。
分析:監測儀的發射部分設計比較獨特,廠家使用專門提供的模塊GF來保證工作效率,而且GF模塊對兩只大功率管要求較高。即:Vce≥500V,Icm≥15A,fT≥10M,β值配對在20~40之間,且飽和壓降要小。一般來說發射電路的工作效率都不會太高(≤70%),所以電路工作時功耗較大,管子發熱厲害。建議最好在機箱內加裝25W以上的風扇散熱,減少因為發熱引起的故障。
故障3:監測儀發射電流偏小,只有0.6A左右,測量電源電壓和2L3電壓正常,但2C14的電壓只有40V,(正常值是交流90~110V左右),更換同型號的電容后正常。
分析:2C14是油浸紙介電容器,長期使用后容易出現容量減小的故障。更換時注意必須用原型號替換,不能用其它類型相同耐壓和容量的電容代替,因為電容除了我們常用的耐壓和容量之外還有功率大小之分。
故障4:監測儀發射電流正常,燈光報警正常,但沒有聲音報警。用萬用表測量1BG7和J1工作正常,單結管1T2發熱嚴重,拆下測量發現損壞,更換后正常工作。
分析:該電路為了滿足報警音量,1T2工作電流較大。為了延長壽命,可以適當增加1R39的阻值,不過報警音量會減小。
故障5:監測儀發射電流正常,調零旋鈕不起作用,儀器始終報警。測量電源電壓和2L3,2C14以及接收線圈Q3各點電壓正常。調節1W1時發現1R19電壓無變化,更換相同型號的1W1后正常。分析:多圈電位器1W1內部是用很細的電阻絲繞制,在反復調節后容易斷路損壞,屬于易損件。故障6:監測儀發射電流正常,調零旋鈕可以調節,但不能調到零位,經常誤報警,其它各點電壓正常。
分析:JX-5圖書監測儀使用了大量的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和集成用運放,由于元件隨著時間的老化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原來電路的調零會發生漂移,所以圖書監測儀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可以按以下步驟重新調零。
接收部分的調試:拔掉發射板,打開電源,調零μA表(B1)有一指示,調整調零旋鈕到35μA時報警即可。如果不能,則要先檢查F1的±12V電源,微調1W2,1W3或者改變1R17的電阻值使之滿足要求。發射部分的調試:將剛才拔掉的發射板再插好,重新開機,此時調零μA表向左偏。這時先把調零旋鈕調到μA表能轉動的位置(即不向左打死),然后調整±40V電源電壓(電源電壓范圍±38V~±48V),使μA表盡量向右偏,再調整木架中的線圈或接受前置板的1L1磁芯間隙,反復幾次后使發射板插入和拔掉時μA表指針基本不變為止。至此調整結束,機器恢復正常。
故障7:監測儀發射電流正常,調零旋鈕可以調節到零位,但經常誤報警,有時報警解除不了。首先要檢查是否有磁條或裝有磁條的圖書在監測支架的檢測范圍之內,再檢查接地是否良好,有必要的話可以重復接地,或著加裝一臺交流穩壓器能夠有效的避免來自電源的干擾。如果還不行,說明儀器受到嚴重干擾,這時把工作選擇置于低檔,再仔細查找干擾源設法排除故障。
分析:監測儀是報警系列產品,對工作環境要求較高,否則容易在其它干擾下誤報警。監測儀的支架,內部線圈的相對位置,甚至監測儀的主機位置都不要隨便移動,以免機器的調零點發生變化引起人為故障。
3 結束語
JX-5圖書監測儀系80年代的產品,它工作在幾KH的正弦臨界振蕩狀態,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并且磁條在安裝時工作量非常大,使用中磁條還容易遭到毀壞,所以圖書被盜的事仍然時有發生。我們期待著設計人員和廠家為書館生產出頻率較高,磁條安裝方便而且不易被損壞,工作更加穩定的圖書監測儀。
參考文獻
[1]鄒云屏.檢測技術及電磁兼容性設計.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2.3
[2]陳潤泰,許琨.檢測技術與智能儀表.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6.10
[3]《JX-5監測儀》說明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