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均速管流量計--簡便、價廉、節能的流量儀表

        均速管流量計--簡便、價廉、節能的流量儀表

        作者: 時間:2013-08-31 來源:網絡 收藏
        前言

        自上世紀60年代末問世以來,雖不斷改進(國外稱Annubar、Verabar、Probar 、Torbar、Itabar、Preso、Deltabar、Averaging Potit-tube等),名稱各異,但都是基于皮托管測速原理,以測管道中直徑(圓管)或長與寬(矩形管)上幾點的流速來推算流量的一種插入式。因其結構簡單,裝、拆方便,價格低廉及節能等優點,在無需準確計量進行貿易核算,僅作為工況監控,特別是大于200毫米的口徑情況下,在電力、冶金、石化等行業中,常做為首選儀表。

        CONTROL ENGINEERING與Reed Research 集團聯合對近兩年全球市場的調查表明:在20種常用中,的排序處于8~9位;我國西氣東輸的世紀工程中,在干線內徑為一米的管道上,選用了50臺Emerson的,占總量96臺的52%;此外,美國的Verabar均速管流量計在國內電力、冶金、石化等行業中,銷售業績斐然,令人矚目。而國產均速管在大陸市場中幾乎無立足之地,究其原因,無論是Emerson,還是Verabar公司,近20年都十分重視產品在現場應用的情況,不遺余力推陳出新,不斷改進;而國內廠家,產品開發乏力,一味仿制,幾乎還生產、銷售國外10多年前已淘汰的產品,這些情況令人深思。本文就近年來業內人士對均速管較為關注的幾個問題提出以下看法,供大家參考。

        熱點之一 ——檢測桿的截面形狀

        這是均速管發展過程最熱的話題。近30年來,不斷變化、創新,較典型的有以下幾種:

        1、 圓形

        最早的均速管檢測桿為圓截面;迎流向有多個總壓孔,背流向為低壓孔;中間用板隔開,后認為均速管既處于位流,整個截面靜壓應相等,改為僅在檢測桿中央背流向一側鉆一個背壓孔,用細管將背壓傳至差壓變送器低壓端,取消了隔板,簡化了結構。

        2、 菱形-Ⅰ

        上世紀70年代末期,圓截面使用多年后,發現在雷諾數處于105~106之間時,流體在圓管上分離點將從78u移至130u,即所謂“阻力危機”現象,改變了圓截面上的壓力分布,引起約±10%的流量誤差,逐由菱形代替。菱形兩側為銳角,分離點確定,排除了阻力危機。其他結構不變。

        3、 菱形-Ⅱ

        菱形-Ⅰ使用7、8年后,又發現背壓孔的傳壓細管,由于內徑僅3毫米,易堵塞。美國Dieterich公司又推出了由3個腔體所組成的檢測桿截面,總壓孔由兩對改為3到4對,背壓孔與總壓孔一一對應,取消了總背壓引出管,這種結構即或有一二個背壓孔被堵,也不會影響均速管的正常工作。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乾安县| 白玉县| 西宁市| 临高县| 佛山市| 昭苏县| 封丘县| 伊宁市| 赤城县| 成武县| 永善县| 澜沧| 安阳县| 忻城县| 上思县| 全州县| 崇阳县| 渝中区| 化隆| 南江县| 万安县| 金寨县| 定西市| 工布江达县| 镇宁| 儋州市| 平遥县| 博罗县| 左权县| 南阳市| 台南市| 汶上县| 阿克苏市| 民县| 广河县| 大城县| 岳阳县| 西林县| 年辖:市辖区| 庄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