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駕馬車”齊發力 醫療器械投資機會驟升
2月23日,衛生部聯合其他5部委,發布了《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衛生部同時印發了《關于確定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及有關工作的通知》。至此,作為醫改難點也是關鍵點的公立醫院改革,終于拉開了帷幕。
金元證券行業分析師胡驥告訴記者,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中,對于加強醫療服務的說明,意味著醫療器械將是其中一個重點。全球市場上器械和藥品的比例為1∶1,而我國器械和藥品的比例約為1:10,醫療機構醫、藥投入結構失衡,醫療器械上升空間非常大。
胡驥分析道,在新醫改8500億政府投資和建立基層醫療衛生體系的推動下,2009~2011年,基層醫療市場的醫療器械需求有望增加1000億元;在出口低迷的2009年,醫療器械行業出口依然保持同比的正增長,2010年醫療器械出口有望率先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增長水平;2009年12月,國家藥品食品監督局發布《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將推動市場向規模化優勢企業傾斜,在三駕馬車拉動下醫療器械2010年業績有望加速增長。
復合增長率超25%
人口老齡化趨勢確定了未來10~15年醫療器械的需求將快速增長。國內人口已經進入老年化社會,醫療保健的費用支出將會不斷增長。預計2010年到2020年是老齡人口增長最快的10年,老齡人口總量將在2035年左右達到峰值。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醫療費用,日本、加拿大等國老年人的人均花費大約是其他人群的2~5倍,我國老年人的人均花費大約是其他人群的3倍。
相關數據顯示,醫療衛生投入從2000年的4587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1129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7%,遠高于GDP增速,并呈進一步加快的趨勢。
人口老齡化、城鎮化的趨勢和醫、藥結構調整趨勢(醫療設備和服務比例提高,藥品比例下降)鎖定了未來10~15年醫療器械需求高速增長。上游行業科技進步和基礎工業制造水平的提高為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奠定了基礎。2000年以來,醫療器械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5%~20%。2009年,醫療器械產值可能達到1000億元規模,胡驥預計未來三年的復合增長率超過2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