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設計應用 > 監控系統視頻傳輸方法的選擇與技術淺析

        監控系統視頻傳輸方法的選擇與技術淺析

        作者: 時間:2009-03-05 來源:網絡 收藏

        5、雙絞線(平衡):也是基帶的一種,將75Ω的非平衡模式轉換為平衡模式來傳輸的。是解決監控1Km內傳輸,電磁環境復雜場合的解決方式之一,將監控信號處理通過平衡對稱方式傳輸。其優點是:布線簡易、成本低廉、抗共模干憂性能強。其缺點是:只能解決1Km以內監控傳輸,而且一根雙絞線只能傳輸一路圖像,不適合應用在大中型監控中;雙絞線質地脆弱抗老化能力差,不適于野外傳輸;雙絞線傳輸高頻分量衰減較大,圖像顏色會受到很大損失。

        6、寬頻共纜傳輸:采用調幅調制、伴音調頻搭載、FSK數據信號調制等技術,將數十路監控圖像、伴音、控制及報警信號集成到“一根”同軸電纜中雙向傳輸。其優點是:充分利用了同軸電纜的資源空間,四十路音及控制信號在同一根電纜中雙向傳輸、實現“一線通”;施工簡單、維護方便,大量節省材料成本及施工費用;頻分復用技術解決遠距傳輸點位分散,布線困難監控傳輸問題;射頻傳輸方式只衰減載波信號,圖像信號衰減很小,亮度、色度傳輸同步嵌套,保證圖像質量達到4.5級以上國家標準;采用75Ω同軸非平衡方式傳輸使其具有非常強抗能力,電磁環境復雜場合仍能保證圖像質量。其缺點是:采用弱信號傳輸,系統調試技術要求高,必須使用專業儀器。寬頻調制端需外加AC220V交流電源,但目前大多監控點都具備這個條件。

        四、監控視頻傳輸的綜合評價與工程實踐中傳輸方法的選擇

          通過對上述幾種監控傳輸方式的比較可以看出,每種傳輸方式都應一分為二地看待,都有自己的適應性和優異之處,又有不足之處。所以不能籠統的講哪種傳輸好哪種傳輸不好,如果那樣講了,就是不負責任,就是沒有根據。一種傳輸方式是否得體不是看其方式本身如何,而是看其所用方式是否適用于應用場所。打個比方,感冒、咳嗽藥同是治病的藥物,不能說哪種藥好與壞,要看是否對癥下藥了。

        對于傳輸三、四百米內的監控環境,采用視頻基帶傳輸方式比較好,其頻率損失、圖像失真、圖像衰減的幅度都比較小,能很好的完成傳送視頻信號的任務。如果傳輸中存在高壓設備、交流變頻器、變電站等源,則應選擇寬頻共纜、雙絞線傳輸方式,以保證視頻傳輸質量。

          對于傳輸距離較遠的監控環境,建議采用光纖傳輸,光纖傳輸具有衰減小、頻帶寬、抗電子電磁強、重量輕、保密性好等眾多優點,已成為長距離視音頻及控制信號傳輸的首選方式。有的監控環境比較復雜,且布線難度比較大,可選用微波方式傳輸監控信號,既不用布線又可以解決信號遠傳問題,但在南方降雨較多的區域應該慎用,防止下雨天氣監控信號受雨衰影響。

          對于跨城區、超遠距離或已有內部局域網的監控環境來講,監控信號傳輸可選用數字傳輸方式,通過把視頻或控制信號直接轉換成數字格式在上傳輸,用連接在中的副控軟件對監控信號進行多方監看和控制。但受網絡帶寬和視頻壓縮比的限制,圖像指標不容樂觀,用于普通的監看還可以。

          對于點位較多、點位分散、傳輸距離幾百米至幾公里的監控環境,或是煤礦、電廠、船廠等存在嚴重視頻干擾源的監控環境,寬頻共纜監控傳輸方式具有非常大的優勢。一根同軸電纜傳輸幾十路的圖像和控制信號,大大減少了電纜使用量,極大地降低了電纜敷設的施工量;把圖像直接調制到高頻載波上傳輸,遠遠繞開了常見視頻干擾0~10MHz的干擾頻段,使系統抗干擾性能大大提高;“總線+星型”即樹型布線結構,方便擴容,便于維護。

          總之,監控傳輸方式的選用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事先把監控傳輸中出現的問題考慮到,不應盲目上馬以致交不了工、驗不了收,本文試從實用角度對監控信號的傳輸進行淺要分析,期望對工程商做監控項目有所裨益。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马市| 库车县| 定结县| 荥阳市| 阿拉善左旗| 城固县| 四平市| 无锡市| 玉溪市| 皋兰县| 庆城县| 鲁山县| 七台河市| 瑞金市| 宜丰县| 仁寿县| 临湘市| 隆昌县| 明光市| 大安市| 青龙| 定边县| 湖南省| 公安县| 泾源县| 宣恩县| 偏关县| 犍为县| 五常市| 原阳县| 台江县| 东海县| 安多县| 新营市| 任丘市| 含山县| 宁海县| 湖北省| 嵊泗县| 长葛市| 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