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設計應用 > 簡要分析下一代光纖網絡發展“動向”

        簡要分析下一代光纖網絡發展“動向”

        作者: 時間:2009-10-15 來源:網絡 收藏

        1.我國網的發展

          1979年底我國的光實驗系統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先后試用,經過20多年的長足發展,我國現已形成光纜總長度超過100萬公里,并在光的高新技術研究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當時我國的試用系統采用了850nm波長的多模,其傳輸速率低且性能不夠完善。進入八十年代我國采用1300nm(后改為1310nm)波長窗口的單模系統。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國光通信技術步入發展以光纖、數字通信技術為主的通信系統,進入九十年代我國光纖通信技術得以迅速發展。先進的SDH系統新技術在我國光建設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我國成為世界上采用SDH系統新技術最早和最多的國家之一,使我國的光纖通信系統達到世界光纖通信技術的前沿水平。

        我國現已建成橫穿東西,貫穿南北的“八縱八橫”的光纖干線骨干通訊網,為我國寬帶通信信息網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先進的1550nm摻餌光纖放大器(EDFA)和高密集波分復用(DWDM)等高新技術已開始應用于我國的核心中。我國的光纖網絡及相關技術已進入世界先進水平的行列,進入21世紀我國光纖網絡的發展方向是使我國光纖網架進一步合理完善,是我國光纖網絡發展新的課題。21世紀世界將進入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國光纖通訊網絡的發展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并存,深信在我國已建成的光纖網絡基礎上,我國的光纖網絡建設將向著智能、多色寬帶的方向發展,我國的光纖網絡將為我國的經濟建設發揮重大的作用。

        2.光纖網絡的主流技術

        2.1.光纖新技術

        光纖制作技術現已基本成熟,現已大量生產,當今普遍采用的是零色散波長λ0=1.3μm的單模光纖,而零色散波長λ0=1.55μm的單模光纖已研制成功,并已進入實用階段,它在1.55μm波長的衰減很小,約0.22dB/km,所以更適合于長距離大容量傳輸,是長距離骨干網的優選傳輸介質。而人們對超長波光纖的研究,其傳輸距離理論上可達到數千公里,可以達到無中繼傳輸距離,但其仍處于一種理論探討階段。

        2.2.光纖放大器

        1550nm摻餌(Er)光纖放大器(EDFA),摻餌光纖放大器為數字、模擬以及相干光通信的中繼器,可傳輸不同的碼率,并可以同時傳輸若干波長的光信號。在光纖網絡升級中,由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由低碼率改為高碼率,系統采用光波復用技術擴容時,都不必改變摻餌放大器的線路和設備。摻餌放大器可作為光接收機的前置放大器,光發射機的后置放大器及光源器件的補償放大器。

        2.3.寬帶接入

        針對不同環境下的商業用戶和居民用戶有多種寬帶接入的解決方案。接入系統主要完成三大功能:高速傳輸、復用/路由、網絡延伸。目前,接入系統的主流技術有:

        ADSL技術其能在雙絞銅線上經濟地傳輸每秒幾兆比特的信息,它即支持傳統的話音業務,又支持面向數據的因特網接入,局端ADSL接入復用設備將數據流量復用后,選路到分組網絡,將話音流量傳送給PSTN、ISDN或其它分組網絡。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岳阳市| 抚州市| 无锡市| 东阿县| 鄂州市| 蒲江县| 嘉祥县| 辉县市| 遵化市| 龙州县| 福安市| 且末县| 嘉祥县| 四平市| 红原县| 泰和县| 修文县| 鄂托克前旗| 梨树县| 阳东县| 西藏| 阳朔县| 屏边| 静安区| 乳山市| 平乐县| 尼木县| 汾西县| 大港区| 江源县| 永和县| 肇州县| 左权县| 宽甸| 崇信县| 大竹县| 嘉祥县| 松阳县| 巴彦淖尔市| 霍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