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自動報警通訊聯網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2.3.4 采用可靠的總線通訊技術,降低系統故障率
大型火災探測報警系統對總線帶載量、通訊速度、信號傳輸距離及抗干擾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可靠的總線通訊技術是實現火災探測智能化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提高系統可靠性的重要保證。
2.4 超早期火災報警技術將更為成熟和廣泛應用
超早期火災報警的主要指導思想:一是提高靈敏度,在火災早期階段生成物較少的時候即可探測報警;二是探測火災過程中尚未形成火災時的生成物即超早期火災探測報警。為此,將粒子計數測量技術用于火災探測,采用主動吸氣式方法縮短被測物到達探測傳感器的時間,利用氣體和氣體成分進行火災早期階段生成物或構成火災要素方面的火災探測技術研究,前景也看好。在研究超早期火災探測報警技術的同時,將火災探測報警分成火災探測報警和火災預報兩個階段,會更有力地促進早期火災探測技術的發展。
2.5 火災探測報警技術研究大有可為的幾個方面
(1) 非潔凈環境的超早期報警問題;
(2) 對于移動危險品及化學災害事故的預測與探測報警問題;
(3) 地下及太空間建筑等復雜場所的火災超早期探測報警問題;
(4) 城市和地區自動報警聯網問題.
3 火災自動報警聯網監控技術的應用現狀
目前,已有多家科研院所和廠家致力于研發適合我國消防領域特點的火災自動報警監控聯網技術及相關產品,在部分城市建立了火災報警監控網絡系統,在消防監控和滅火救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火災報警監控網絡系統一般由火災報警監控終端(亦稱為火警傳輸設備,簡稱監控終端)、報警監控通信網、報警監控中心三部分組成。對于火災自動報警聯網監控技術,可以從設備數據采集、網絡傳輸方式、系統中心管理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3.1 設備數據采集
監控終端一般設置在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與用戶單位的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相連接,對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的設備運行及其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通過數據采集,將運行數據和報警信息通過報警監控通信網傳送至火災報警監控中心。監控終端應用的數據采集方式主要有模擬量監測和串行數據通信兩種方式。目前使用中的火災探測報警系統一般都備有用于指示設備運行狀態或控制自動消防設備的輸出接點。監控終端正是利用這些無源或有源輸出接點,通過檢測電流、電壓或通斷的方法實現對火災探測報警設備運行和報警狀態的監測。模擬量監測方式簡單有效,易于實現,被廣泛采用。但這種方式,只能了解火災探測報警系統設備的簡單工作狀態(如運行、故障、報警等),尚不能滿足當前消防部門的消防安全監管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