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自動報警通訊聯網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采用廣域網設施,使系統能在幾公里或幾十公里的區域內做到集成。采用動態即插即用技術,使網絡在正常工作條件下,隨時可以增加和減少并入的報警主機。網絡應支持多臺操縱站,同一個報警信息不同部門的操作終端皆能接收到,設備應具有自我診斷、自我修復并作詳細記載的功能。設備應能支持動態遠程操作,用戶可以利用電話線遠程撥入設備,進行動態監視,了解報警狀態和故障信息,檢查值班人員的工作,為消防指揮提供可靠的信息。在特殊情況下,遠程監視點還可以作為備用的值班位置,使用戶對報警系統的使用更靈活,更方便。此外,遠程接入功能還可向專業維修廠和專業技術人員提供遠程診斷窗口,使消防報警設備的正常運行獲得額外的保障。建立統一的傳輸協議,確保不同種類、不同品牌的各臺消防報警主機之間的可靠連接和通訊。具有純圖形的顯示方式,能夠繪制清晰的中文彩色模擬地形圖,并標識探測點的具體位置,其圖形系統應包括全局地理總圖、建筑或工廠的分圖、樓層或車間的支圖、報警區域房間的詳圖等層次組成。設備應能對報警主機的報警、故障和整個系統網絡設備包括網絡主機、通訊接口、通訊電纜和供電等情況進行嚴密的監視,便于系統管理和維護。系統的數據庫要能可靠地記錄系統網絡主機、通訊接口、通訊電纜和供電等情況進行嚴密的監視,便于系統管理和維護。系統的數據庫要能可靠地記錄系統內發生的事件和操作員的動作,為火災事故的查詢和分析提供依據,對操作員的管理提供依據。
2.3 采用智能化的火災探測算法技術處理火災探測器提供的火災信號,讓自動報警系統能夠模仿人對火災的某些判斷過程,從而降低誤報和漏報,增強系統的可靠性
2.3.1 模糊邏輯、神經網絡等高新技術將用于火災的識別
將火災探測器的判別功能和決定權分離,由具有模糊邏輯、神經網絡的軟件實現,突出智能判定的作用,判別功能更加細化,實現兩級(或多級)判別,大大提高火災探測的可靠性。鑒于各種單一傳感器提供的火災信息均混雜非火災信息給從傳感器提供的火災增加了難度,新型探測原理的傳感器(如氣體氣味傳感器等)和復合傳感器(如對火災過程的多參數進行監測的復合傳感器)將取代單一的火災探測器。它們對火災產生的各種參數進行多種信息分析,濾出干擾,識別真假火災,從而提高判定火災的準確性。
2.3.2 主動獲取對于識別真假火災參數非常重要的細微信息探測和韌性信息探測技術將用于火災探測
目前,火災探測器所使用的傳感方式都是從物質特性入手進行火災過程變化信息(簡稱時間信息)的測量,尚未完全解決物質特性信息(簡稱特性信息)的測量問題。細微信息探測和特性信息(簡稱物性信息)的測量問題。細微信息探測和物性信息探測技術的成功應用將有助于區別與火災信號相似、難以區別的干擾信號,實現對火焰與背景的干擾的分辨,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實用性。
2.3.3 真正的模擬量探測報警技術將替代“準”模擬量探測報警技術
目前廣泛使用的所謂模擬量探測報警技術,只是一種“準”模擬量探測報警技術,它只是將探測信息由開關量的兩態信息,變為模擬量化后的多態信息,雖然它在報警閾值附近是基本可以信賴的,但要實現探測數據較高層次的分析處理是難以想要的。真正的模擬量探測報警技術就是要依據科學計算背景的漂移,適時修正已浮動的閾值,以保證原設定的靈敏度基本不變。將大量典型的火災曲線存儲到計算機中,探測到現場出現的異常時,計算機將該探測點的數據曲線與典型曲線進行比較以判斷是否報警。實現真正的模擬量探測和報警的首要條件是要有真正的模擬量探測報警器,它必須在確定的精度內提供對應現場火險的參數值。由于該產品使用場所的廣泛性,對所有探測器來說,輸出值與火險參數的一一對應關系是相同的。真正的模擬量測頭要求同一類型的探頭具有統一一輸出信號與相應火災參量的一一對應性,最好是輸出信號值與火災參量值之間在線性關系一致性的標度。如果它們是非線性的關系,則要求出廠的該類型探頭具有相同輸出――火災參量對應曲線,只有這樣,控制器才能根據探測器發回的信息查出其所表達的現場火災參數,從而對應出現場的火險程度。
評論